不愤不启(读音bù fèn bù qǐ),出 处《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教学工作仍然有指导意义。
“启发”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源于《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指出了启发的时机,即非得学生“愤”和“悱”的时候才对他进行“启”和“发”。那么何为“愤”,何为“悱”呢?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看来,只有当学生对问题心里急于弄清而又无从着手,嘴里想说而又无从谈起的时候,教师才能对他进行启发,解开关键点。
这阐明了孔子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的“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思想。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反对“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
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才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我们今天的教学过程仍需加以借鉴和反思。
课堂上,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应该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经常苦恼,现在的学生为什么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是不是应该赶紧反思一下,是不是教学进度紧,时间安排不充裕,或者预定教学设计流程太密等等原因,往往我们就等不及学生“愤”就“启”了;学生也就无从说是“悱”就“发”了。学生获得答案时就没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期盼、惊喜、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放弃了思考的动力,等着老师给“喂饭”了。
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放手,学会等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那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