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外寄霓君》有感
在朱子沅身上,我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纯粹的诗人是无意间跌落凡尘的天使,他们一生都在追寻回往天堂的路,兴许是上帝也被他们的执着与诚心打动吧,便也急急召他们回去。海子卧轨而亡,用生命构建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子沅随水而逝,去天堂寻回他和霓君最美的爱情。他们都是早夭的才子,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终因难以承受两者的落差而选择死亡。
在《海外寄霓君》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多愁善感,心细如发,对妻子情深意厚的男子,他的痛苦源于他过于敏感的神经,而诗人的灵感也正源于对痛苦的敏锐捕捉。善感便容易多愁,无感却成就不了诗歌。诗人的痛苦是才情对他的虐待,而这虐待却又是另一种馈赠。想来世间任何的拥有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子沅有“中国济慈”之称,而他的命运终也没能逃脱济慈的阴影,无上的才情原是要用生命作为代价的。
爱情和面包,哪一个更重要?这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朱湘和采云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包办婚姻的宿命联系在一起,朱湘逃离过,也曾无比厌恶过她,却又从厌恶走向同情,同情走向相爱,相爱升华到挚爱。一百多封家信满含着朱湘对采云的浓情蜜意,“霓君”“爱妻霓妹”“我最亲滴滴的霓妹妹”“贤妻霓妹”…….极尽他所能想到的昵称来称呼采云,在文中(几乎所有信中)都表达了强烈的相思之愁。从一开始的厌恶包办婚姻到后来书信中写“从出生就注定我们是夫妻,就将我最爱的人赐予我,天下能有几人像我有这般幸运的巧合?”,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感觉的磨练,经受了异地三年的考验,却终敌不过面包的为难。幼子饿死,家境窘迫,爱情不能拿来当饭吃,即使再有才情,无力解决妻儿的温饱,诗人也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每一个诗人骨子里都住着一个孤傲僻冷的的灵魂,他们是傲气的,但在现实里却不得不低下头来,这于他们是无可奈何的耻辱。现实将子沅活在世上唯一的心灵安慰————家庭的温暖与爱情的甜蜜——粉碎,举身赴流水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首诗,用生命写成的诗。
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一生一世的追求,一心一意的对象,一呼百应的朋友,照此说,诗人应该是幸福的,可没有一生不尽的面包,生活的琐碎也足以将这些幸福击垮。
我毫不怀疑子沅和霓君之间的感情,从一百多封家书里,我看到子沅能省就省,只为为霓君寄去更多的生活费;霓君一人带两个孩子,省吃俭用,为了能像木棉一样作为树的形象与子沅站在一起,即使再艰难,也努力学习,从未放弃进学堂的念头。如果没有金钱的困扰,他们应是相携到老的一对,相敬如宾,齐眉举案,不至于落得个丈夫跳江,妻子削发的下场。他们的爱情是诗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在看书信的时候,每每见到霓字,心里总是颤颤,可惜我不是霓君,不过也幸好我不是霓君。我实在难以想象一个20岁的妙龄女子独自带着两个不醒事的孩子是怎样走过那三年,更难以想象一家五口挤在狭小肮脏的码头饭店里每日忧愁温饱的日子,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紧紧压在一个弱女子的肩头。我佩服她超人的毅力和坚强,敬佩又心存怜惜。
想来,采云应是美丽的女子,心灵手巧,也敏感心细,她更是柔中带刚的女子。可惜她生错了时代,遇到了对的也错的人,留下的是青灯古佛的背影。
茫茫人海,能找到两情相悦的人是多么幸运,而能相守到老又是多么不容易。
29岁,安徽采石矶,千年前李白曾在此捞月,千年后,朱湘随江而去。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永做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松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