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onentKit"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描述性UI框架,由于国内教程不多在这里简单做个教程,抛砖引玉,希望未来能有更好更全面的教程。
看到这篇教程的朋友应该已经创建了一个集成了ComponentKit以及可以通过编译的空白工程,如果你还没有甚至也不知道怎么创建的话可以参考上一篇教程:
Facebook-ComponentKit教程(一)准备工作
首先打开之前的工程,command+N 新建一个继承自UICollectionViewController 的文件,把它命名为CollectionViewController 。*不要忘记将.m文件改成.mm
打开Main.storyboard,删掉原来的ViewController拖入一个CollectionViewController,在Custom Class 中将Class 指定成CollectionViewController
不废话,回到CollectionViewController.mm中让我们开始撸代码!
首先确认协议CKComponentProvider 它就跟我们的CollectionViewDataSource 是一个概念,但是更简单!实现这个协议的类就是组件的数据提供者(即数据源)。翻译成UIKit的那一套就是:
self.collectionView.dataSource = self;
其次在ViewDidLoad中新建一个SizeRangeProvider它是用来在后期帮助我们调整Size的,他的意思类似UIKit中的contentSize 不过目前用不上,先不管他。
然后是Configuration,它用来告诉DataSource谁来提供component,谁来提供size。
最后是重中之重的DataSource!!! 这个DataSource用来控制整个数据流。所谓数据驱动,指的就是这玩意驱动了。。。
Changeset 是配合DataSource使用的,每次数据有更新会创建新的Changeset,Changeset 用来描述增加那些Cells,删除哪些Cells 还是更新那些Cells,然后“告诉”
DataSource应用Changeset以及使用同步还是异步模式更新。
翻译过来就是 :
[self.collectionView reloadData];
最后说下这几个方法,ComponentForModel: context: 相当于UIKit中的
- (UICollectionViewCell *)collectionView:(UICollectionView *)collectionView cellForItem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他告诉ComponentKit 应该显示那个Component,这里我们返回一个最简单的Label(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里的语法很奇怪,没关系,语法只是媒介,强者无门派。往后看你肯定能学会的,相信我)他的显示内容是之前我们传过来的Model,暨@"Hello World"的字符串。颜色是黑色,字号是40,左对齐。
collectionView的代理方法还会询问我们Cell的大小,直接用dataSource的 sizeForItemAtIndexPath: 交给DataSource自己去算就好了。
别忘了在willDisplayCell 和 didEndDisplayCell 也告诉dataSource我要显示Cell 和我显示完Cell了!
OK大功告成。再次运行你会看到像我这里一样的一个只有一个Cell元素的Collectionview。而这里的数据模型就是Hello world。不过对于这种简单元素的界面,使用ComponentKit有点杀鸡焉用宰牛刀的意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Texture(有时间的话我也写一篇教程)。但是如果是复杂的Feed流那你就爽上天际了。待有时间我会写一篇教程来实现一个简单的微博首页。
以上,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