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近期要开一个苏绣手作的文化体验活动,我让弟弟从母亲那边拿来了绣线。拿过来的有一大包上好的绣线,让我很十分惊讶,没想到她有这么多好收藏。
不过,虽然保存得很好,但是有些绣线还是缠到了一起,丝丝缕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瞬间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一团乱麻。所以,这包绣线应该保存了有些年头,拿来做练习倒也不用太讲究。
吃过饭,我就坐在茶几边上,一段一段的整理。我把原来打的结拆开、然后再把里边的小结拆开,然后把绣线绷一下、再绷一下。原来紧涩的绣线,在绷过一次、两次以后就变得软顺许多,也恢复了往日的光泽,还是那么有韧性,不愧是真丝的。
还有一些地方,可能是因为缠在了一起太久,变得有些毛毛的,不够光滑,甚至看上去有疙疙瘩瘩,有一些结块,但是当你用手去把它轻轻的拉开,再拉开,好像拉着拉着他很自然的就松开了。
就这样我把绣线一支一支,抽出来,理清楚,然后重新打结,再用纸卷着包起来。
总之,这需要有很大的耐心。一开始和我一起整理绣线的小姑娘,看着缠在一起的绣线感觉很为难,还没开始就想要放弃。
也许是从小跟着母亲做刺绣,也知道怎么整理绣线,所以不消一会我手感就顺了,没有觉得很为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把原来的结松开,再打结,再放起来。
在与这些绣线“斗法”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察到:我们的人生,不是也很像这包绣线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日子过着过着,忽然有一天就缠绕到了一起,甚至打成了结,然后越拉越紧,没法松开。
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是感觉生活很不太如意,充满了困惑、迷茫和莫名的不开心,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心有千千结”。
心里的结跟绣线的结,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一样的地方,如果你不用手耐心的去松开那个结,你想用蛮力把这个结拉开,往往事与愿违,会结越拉越紧,怎么也松不开,到最后不得不用剪刀来剪。
不一样的地方是,绣线可以用剪刀剪断,但心里的结要怎么剪断,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拿不起还放不下,不断纠缠。
那心里的结要如何来解开?
首先就是很需要有耐心,要慢慢的松开,才有解开的可能。
在黄锦敦老师《生命值得去的地方》这本书里,他用旅行故事的方式,非常生动的诠释了生命的建构、解构以及再建构的过程。
就好像我手里的绣线一样,松开原有的结—解构,再把它绷一下——继续解构,然后重新再打一个新的结——建构,然后就理顺了,甚至你还可以重新打成蝴蝶结。甚至可以说,生命中那些让你感觉到重生和升华的时候,就是在经历这个过程。
在我们的生命延展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生活背景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受教育的经历构建出来的,这些基本上决定了我们相信什么,认为什么理所当然,觉得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
比如说我们提到品学兼优的孩子,那基本上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并性格乖巧的孩子。这个就是被建构的信念和默认的判断标准。
在《生命值得去的地方》这本书里,锦敦老师提到他去参访了一所学校,老师把学习态度好作为评价品学兼优的一个标准,而不是学习成绩,所以有一个天然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成为了品学兼优的标杆。
这位老师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解构并重新建构了评价标准,解放了原本被束缚住的一些学生的学习力和自我认同,他重新打了个“蝴蝶结”。
这也让我想到一部影片叫《美丽人生》,影片中一家人被法西斯抓进了集中营。孩子和爸爸在一起,跟妈妈分开。从进入集中营开始,爸爸对孩子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起玩一个游戏。
残酷的集中营生活被巧妙重构,成为了孩子眼中的游戏世界。直到孩子和妈妈离开集中营影片结束,可能在孩子的心里,还以为这只是玩了一次游戏而已,而没有感觉到生存的艰辛和时刻面临死亡的恐惧,他甚至还不知道他离开集中营的前一天的晚上,他的爸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影片中的爸爸,就是用心良苦并充满智慧地为孩子构建了一个不一样的框架,这个凄美的“蝴蝶结”让孩子的精神世界获得了暂时的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保护。
就是这样的,要解开心中的结,就是要走出原有的框架、打破原有的框架,然后为自己构建新的框架。
只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以及因为某种意义上这是自我的解构和重构,本身也容易受到来自我们内在的抵触。
甚至连看清楚原有的框架是什么,心底的结到底是什么,都是一个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的事情。而没有被看见,就没有被破除的可能,那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至少还有一种觉察——那就是我们此时此刻真的是能力不够或者能量不够,臣服下来,暂时放弃对自我的“掌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自动躺到手术台,让靠谱的外力或者专业人士来给我们“动动刀”。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或许会疼一阵子,但会获得重生。
比如为我们解决心理困惑的心理咨询师,为我们解决职业困惑的生涯咨询师,都是心有菩提、身怀绝技、手有利器的专业助人者,我认识的很多心理咨询师和生涯咨询师都是这样,我自己也坚定地在这条职业路径上走了很久。
物理世界中有熵增和熵减,就是说不经干预的空间时间长了一定会自动陷入混乱,而我们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以多种角色甚至面具,在生活、学习、工作的“空间”中上下求索、来回切换、辗转腾挪,少不了沾染尘土,以及被磕碰弄伤。
我们的内心世界乱了、脏了、疼了、伤了,就是我们生而为人必定要经历的,甚至是周期性会经历的。所以发生这些并不可怕,但我们要“时时勤拂拭”,积极应对、定期梳理或者必要的时候寻找外援。
最后,祝愿你的内心,大多数时候都能拥有安定良好的秩序,即便偶尔心有千千结,也能尽快获得松解!
特别感谢本文的作者:蒲公英生涯-清风老师
她有十余年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她是新精英选对平台生涯规划导师
她是简耕学院优势课程高级助教
她是中成协青少年生涯规划师认证导师
她说“明明白白的了解自己,清清楚楚的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