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曾国藩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有一套,昨天读《曾文正公嘉言钞:文白对照版》,也就是梁启超的摘录版。我又从书中摘抄了一些,有的是文言文,有的是译文。摘抄的句子是感觉对现在自己有所帮助的,可以不长时间看一遍,对自己起到提醒的作用。
昨日总结: 因是周天,所以安排的事情少一些,全部完成。
今日计划:
听昨天的分答课程,了解了Google driver 今天深入了解一下,并对自己原先的照片进行分门别类,好好整理,照片就是来看的,光存着意义就没有了
得到课程学习 找到这一周的必读书目:布鲁克斯《品格之路》
附录: 处事心态、方法: 急于求效,杂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与李次青 日中则昃①,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②。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③于屡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与罗伯直启超按:处一切境遇皆如此,岂惟用兵? 做事时“明”字最为重要。明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称之为高明,另一层意思称之为精明。在同一个区域,登上山顶的人独独看得远,登上城楼的人独独看得开阔。这就是高明的意思。同一个东西,主观猜测其重量不如用秤称得精确,目测其大小不如用尺子量得准确。这就是精明的意思。高明的人,想让他把心志降低很快趋于平实,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每件事都能做得精益求精,大小轻重都分毫不差,就会慢慢变得踏实。人一踏实,心态就能平和,做事也就平稳。与吴翔冈 【原文】 以勤以本,以诚辅之。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①。复陈舫仙 君子欲有所树立①,必自不妄求人知始。与张缄瓶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②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③玩索④已耳。如未沸之汤,遽⑤用慢火,将愈煮愈不熟矣 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①,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骤几②,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做事贵在专心。心中有专注的目标,再广泛地了解一些其他方面的事物,以此扩充见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心中没有专注的目标,而见异思迁,摇摆不定,则是万万不可的。 以身体力行来诠释大道,以文章著述传承大道。 不适应艰难困苦的人,要让他慢慢去适应,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习惯,日积月累,收获会很大,连他自己都意识不到;如果改变太急促,恐怕会难以坚持。 弟来信说“做事提不起兴趣”,这样做万万不可。人做一件事,必须全神贯注,从头到尾坚持不懈。不能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毅力,终究会一事无成。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临危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 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从此三句切实做去,或者免于大戾。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从“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更不必问及矣。 人生惟有常①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②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够持之以恒,就像种树、养牲畜一样,每天都在生长却觉察不到。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①工夫,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尔以后每日宜习柳字②百个,单日以生纸③临之,双日以油纸④摹之。临帖⑤宜徐,摹帖⑥宜疾。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⑦愈低,所谓困也。因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学问才干见识,一天不进步就会退步,必须时时刻刻对每件事都尽心尽力才行。不论大事小事,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做每一件事都能探究它的原理,那什么地方不是学问?古人说:心就像水,不流动就会腐臭。古人之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能处理得从容得当,都是由于平时能够留心体验,然后明白其中的道理、熟悉其过程的缘故。没有遇到事情先放在一边不做,而日后却能获得成功的例子。与陶少云 写作技巧: 要学习写文章,就应该把过去的习气一扫而空,一切重新开始,将以前所学得的东西忘得干净,这样的话,方能进入一种绝然不同的境界。与刘霞仙启超按:不只是做文章这样。 尔惮于作文①,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细细体味古人在处理事情及与人交往时的做法与态度。等到自己处理事情及与人交往时,仔细与古人作一下比较,假设古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如果我任由自己的想法处理,又是什么样子。比较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失当之处,古人有道理的地方才能看出来。千万不能认为古人的书是一回事,自己做人做事是另外一回事。与周汝充 为人处世: 敬以持躬①,恕②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与鲍春霆 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复李申夫 大是大非容易辨别,似是而非却很难分辨。个人认为身居高位的人应当把知人(善于鉴别人的才能高下)和晓事(通晓事务)作为自己的本职。知人确实不容易做到,晓事却可以通过后天的阅历与努力获得。一个人晓事,无论是赞同或反对自己的人,都可以慢慢开导,从而消除隔阂,同心协力。不晓事,带着私心做事肯定是错的,然而秉公办事也不对;小人办事肯定错,君子办事也不对;和稀泥的人办事肯定错,有魄力有节制的人办事也不对。再加上不知人,事情做起来便困难重重,最终与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常言道,分辨君子和小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则认为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今天能知人能晓事,今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不能晓事,明天就是小人。寅时清醒不偏私,寅时就是君子;卯时偏私糊涂,卯时就是小人。因此,对于那些众人赞誉或指责的人或事,我常常要做一个成熟的考虑,不敢轻易附和。复郭筠仙 君子处于顺境的时候,也能保持谦虚谨慎,认为上天对自己太优厚了,应当把多余的部分拿来救助别人。君子处于困境的时候,依旧保持谦虚谨慎,认为上天对自己优厚,并非是真的优厚,只是与那些更困难的人比较得来的,然而对我确实是很优厚的。古人说对于自己的处境,要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的功名之地,自古以来就很难安处。人对于名声的追逐,谁会比谁少呢?我拥有美好的名声,必定有人获得不好的名声。相互比较的时候,人情上便难以和谐。 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①者,其下必不服。 修身养性: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无成,深自悔憾。复葛睪山 敬字惟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 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复李希庵 凡是重病在身,不用医药而自行痊愈的,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为“以志帅气”,一种称为“以静制动”。人之所以会疲软不振作,是因为气虚,但意志坚强的人,气也能随之变强。如喜欢睡懒觉,可以强迫自己起床,让自己振奋起来;精神空虚,可以端坐让精力集中。这就是“以志帅气”的说法。长时间患病的人,往往会心悸胆怯,脑子里经常有一种怕死的念头,被这个念头所困扰,寝食不安。对治这种症状,必须将生前的名利、死后的牵挂和其他的一切杂念全部铲除干净,这样的话,心自然清净,从而产生一种恬淡的境地。心神恬淡安定之后,真气自然产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复李雨亭启超按:这是一封问候疾病的书信,其中的养生要领,都是让人心悦诚服的。 牢骚太多的人,以后必定要遭到很多压抑阻塞。因为无缘无故地埋怨上天,上天必定不允许;无缘无故地埋怨别人,别人必定不会服气。感应的道理就是这样。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①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一个人绝对不能没有强毅之气,但强毅与刚愎却有很大的区别。古语说:“战胜自己称之为强。”所谓的“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自己的意思。如不习惯早起,就强迫自己天不亮就起床;不习惯庄严恭敬,就强迫自己行坐端正;不习惯劳苦,就强迫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强迫自己勤劳不倦;这就是强。不能持之以恒,就强迫自己坚持到底,不要动摇,这就是毅。舍弃这些而妄想以虚骄的言行压过别人,就是刚愎。这二者表面上很像,本质上却是截然相反的,对此不能不明察,不能不谨慎。 人的精力会越用越充沛,不能因为身体虚弱就过于爱惜。越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中越容易激发智慧,不能因为境遇偶尔不顺就颓废不振。 要想改掉傲慢的毛病,首先要做到不轻易讥笑他人;要想戒除惰性,首先要做到不赖床晚起。 凡是事后为自己的过失而悔恨,以及事后议论别人过失的行为,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看不见的功劳不必说出来,这才是谦虚的真功夫。所谓君子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①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古称金丹换骨②,余谓立志即丹也。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