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年轻人秉承的思想,我想应该还是“我们都要为自己活”“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肆意张扬,我们都是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独立个体,但又常常脱离不了与周围人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人生的重大抉择上,这些千丝万缕,又成了我们的思考和牵绊。
慕弋给我发消息时,我开始第一次认真思考了我的婚姻观。她说,在结婚这个话题上,似乎永远和父母达不到一致,慕弋计划在32岁左右结婚,她说不想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那么慌乱和窘迫,她想让自己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再结婚,但是父母觉得30就已经很晚了。
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似乎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偏好。
所以,依照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还是听取长辈的想法,遵循他们这些人生的先行者呢?这些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往往会让我们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更加更加迷茫……慕弋把这个难题同样抛给了我,我开始思考,曾经和长辈那些观念不同的话题。
前两天,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有了宝宝,而我还没有毕业,甚至毕了业也没有立即结婚的打算。阿婆在说起我的那位同学时,语气满满都是羡慕,“你看,一家三口的生活多幸福啊!”我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对于慕弋的这个困惑,现阶段的我的回答仍然是:According to your own ideas.
可能在长辈眼里,结婚、要宝宝,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固定式,嫁得好、有了宝宝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幸福的第一步。
似乎到了年龄的某个节点,这些都成为了固定的轨道,继续从别人的羡慕的角度,变成了活在别人羡慕的表面。有时候,这个社会告诉我们,只有表面的东西才可以衡量所谓的幸福。
我想肯定会有人说,不追求表面的生活太理想化了,对于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有了足够的钱,才有足够的分量在现实扎根。我不否认现实的“足够重要”,我只是想在“衡量幸福”这件事上,就让我们任性的保持一点“理想性”,因为生活是要自己过的,衡量也是。
在考虑“什么时候结婚”这个问题时,我又迸发了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结婚呢”,我想出的答案是,婚姻,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个伴侣,让我们可以互相扶持,人生有时候真的很难,自己一个人真的会很累,也许只有两个人,才能走过那些艰难。婚姻,也不是每天粉红色的恋爱,它是女生用一辈子下的赌,我希望最后这场赌,我们都赢了。
身边的朋友经常笑我:“怎么才刚20岁出头,就整天想这些问题了?”我通常都会这样回答:“这样更理性啊。”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我想让自己的人生,足够理性,足够从容支撑我走下去。如果人生必须要有一个努力的目标,我想我的会是,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大龄女性。至于什么时候结婚,我的“理想性”告诉我,反正不用着急就好啦~
前两天陈数的一个角色确实惊艳了我,事业有成,工作能力出色,面对渣男更是毫不心软,出轨必须净身出户!我想,一直以来,我想成为的或者我努力的方向,就是剧里面的斯黛拉吧,想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有底气和从容理性,所以,人如果努力的方向不是自己了,那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因为,首先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在和长辈的这场“婚姻”的博弈,我可能会更“自私”一点吧,走向自己建立的轨道,至少现阶段,我的回答,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