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同龄人快要结婚的年纪,对了。大学毕业一年多之后也是,想想自己至今身无分文,找个姑娘小伙就嫁了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完之后海子就卧轨了。作为文人海子是合格的,作为一个文化商人来说海子却是连门都没摸到。如果海子生活在现代,只需要一个靠谱的经纪人他就可以名满天下地去写自己的诗了,但是没有如果,还好,我们生活在现代。
十年之后我们回望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只会感激,因为是这个时代铸造了我们一代人的崛起机会。到那时我们可能在海边喝着红酒写着书,静静地吹着海风和别人聊着商业聊着未来,有自己的妻孩和公司,还有着自己交心的朋友。现在说起来跟做梦似的,但这一定是未来,因为十年前的我们勇敢地踏出了危险的一步。这一步是什么?这里想用陈立飞的一个书名,个体崛起。这个名词其实很早就出来了,但是在这本书里他把个体崛起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今现在的趋势正在向着这个方向走来。看看现在还有多少有能力的人在上班为别人打工吧,再加上房产的金融属性被冻结,那么傻人赚傻钱的日子是真的到头了,真正的未来从来都是为精英准备的。
自怨自艾不会产生效果,守着家里的安全区也不会再等来拆迁巨款。岁月静好不是说给年轻人听的,那是在奋斗一辈子的人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的谦辞。你可曾想过这句话究竟有多重?就别说家人的生活了,你自己的生活在这句话面前都经不住考验。在中国如果说有个地方那里有很多人相信岁月静好的话,这个地方只能是大学,现在的大学太不开放了,思想上的禁锢导致太多太多的人走进去之前雄心勃勃,走出来以后忘我忘众生。这效率简直太可怕,怕到我们有十几亿人却只是在历史里夸耀自己。
历史已经回不去了。曾经的我们真的很牛,牛到全世界俯首称臣,牛到全世界出产的白银三分之二流到中国。但是那种情况已经回不去了,我是相当喜欢历史的,我们中国人喜欢历史的人也是相当的多。为什么喜欢历史,对于我来说的话更是因为那能给我带来一种历史的自豪感,想我先秦就统一,之后分分合合创造出令现代人都难以企及的技术,真的是自豪感从从心里散发出来的。可是这些真的有用吗?
没用。历史在现代工具发明出来的那一刻,已经回不去了。在中国的所有科目中,最没用的就是历史课,当然了这还加上教材的胡说八道,最应该被删除的课程从来都不是英语,而是历史。这种被灌输的鸡血效用还不如白开水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