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巨变时代,风云涌湍,二零二五,展现新篇。科技浪潮,翻新天地,风口之上,争飞翩跹。抉择时刻,内心坚定,顺势而为,敢为人先。梦想照亮,前行之路,星辰大海,直挂云帆。
七律·2025年:巨变时代的风口与抉择
世界潮流巨变时,二零二五正当宜。
良机似雨纷纭至,恶战如山险阻随。
抉择要津凭智慧,立身关键靠迷痴。
乘风破浪前行勇,书写人生新传奇。
2025年:巨变时代的风口与抉择
转眼间,2025年1月已经过半,匆遽的时光,常常令我思索未来。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而言,2025年或许将是我们一生中经历的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为何说它特殊呢?回顾过去200年的人类历史,我们经历了几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一战前、一战期间、二战及冷战,以及现在的若干年后。如果给当下这个时代起个名字,那么“中美博弈年”或许并不夸张。因为2025年,我们将全面卷入一场既非冷战也非热战的战争,而是一场芯片战、贸易战、金融战与科技战。
2025年堪称是极具极端化的一年,不仅仅是变化,更是巨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秩序开始瓦解,逆全球化、闭源冲突、国际秩序调整等现象不断涌现,而新的秩序正在重建之中。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越来越多的行业将走向极致的内卷化。以民生为例,如近期的医保集采中,有些药品的中标金额低至每片几分钱,甚至更低。这导致外资原研药纷纷退出竞标,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因此,明年无论是汽车、服装、饰品还是饮料等行业,都将进一步内卷,甚至走向极端。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全球经济社会的低谷往往孕育着新的商业模式。在经济制度和产业浪潮的新一轮革命下,这与我们普通人究竟有何关系?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搭上时代的快车,不被甩下?今天,我将倾尽所学,为大家透露2025年的五个最短发展方向。建议大家先点赞、收藏,多听几遍,说不定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口。
首先,我们从经济说起。大家要明白,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消费了,而是消费的选择发生了变化。因此,明年的第一大风口就是兴趣消费。早在2020年,叶国富就首次提出了兴趣消费的概念,而今年,兴趣消费又迎来了新的发展。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谷子经济”,所谓的“谷子”是“Goods”(商品)的音译谐音,指的是各种与二次元文化相关的周边商品,如徽章、海报、手办、娃娃等,它们是二次元文化的衍生,实现了年轻人的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如今,持股(此处可能指投资或关注二次元相关产业)已成为年轻人兴趣消费的新时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3年,短短7年间,我国二次元周边衍生产业从53亿元增长至1023亿元。谷子经济正从曾经的亚文化圈走入主流视野。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谷子店拯救老商场”等话题登上热搜。许多人发现,以前商场里人气低迷的服装区,突然开出了许多谷子店,而一些传统的百货中心和老商场也转型做起了二次元生意。比如北京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40多家商户中,有一半是二次元商品店。在上海百联ZX创市场以及西安小寨银泰百货等商场里,也聚集了数十家二次元品牌。许多商场因转向二次元市场,在线下商超萎靡的整体大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甚至有商场的客流量在最高时相比以往暴增了10倍左右。与此同时,相关的品牌也迅速崛起,有不少品牌在新开的门店数超过了以往2年的总和。而且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人。这些受众以学生居多,也有年轻白领,为谷子店创造了源源不断的需求。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们展现出了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他们平时省吃俭用,一天三餐都在食堂解决,但总有那么几天,会忍不住为爱买单。这句话正是现实生活中许多谷子爱好者的真实写照。在谷子店里,有的人一花就是几百块甚至上千块,也有人只买一两样,但很少有只看不买的顾客,毕竟一顿饭钱就能买到的小确幸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一些经营较好的谷子店,保利率能达到30%以上,这也吸引了许多商家纷纷入局,希望能在二次元市场分一杯羹。而谷子经济的火爆说明了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物质充分发展之后,未来精神文化将逐渐成为消费领域的重要角色。
接下来,我们来说明年的第二大风口——低空经济。截止2024年11月底,科技股在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中的占比高达61%。其中,美股科技七巨头(英伟达、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市值达17万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占比18.9%。这表明,科技创新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华尔街和硅谷相互成就,活跃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人类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这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而低空经济则是这次技术革命中的新宠儿。
想象这样的画面:以后在高楼层打开窗户就能取快递;如果地面赛车、地铁拥堵,那就坐着飞行汽车出行。这些都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画面正在变成现实。今年3月,小鹏汇天飞行的领航者X2试飞成功,从广州CBD的天德广场垂直起飞,自动驾驶飞往广州塔,全程往返仅6分钟,而同一路程开车需要20分钟。低空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有望形成庞大的技术规模。大家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低空构建起一套新的交通体系,与现在的公路、地铁、高空飞机等相互补充。除了低空物流、低空交通外,低空飞行器还能执行许多任务。比如,目前低空飞行器在农业方面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实现播种、撒药的智能精细化作业。未来,低空经济还能用于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目前,广东省的布局最快,深圳、广州、珠海等地都有像大疆、中信海直、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低空经济的领军企业。
紧接着,是第三大风口——银发经济。我们先来看看目前中国老龄化的趋势。要知道,中国的婴儿潮是在1962年至1976年这15年间。而如今,这一大批婴儿潮人口正在加快步入老龄化。中国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5.4%。根据测算,到206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这既是庞大的人口群体,也是庞大的市场。银发经济正迎来快速增长。
或许在大家印象中,老年人都是勤俭持家、一辈子不舍得花钱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要知道,中国的40后、50后是站起来的一代,而60后、70后才是富起来的一代。中国银发经济目前的规模是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是6%。而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这个规模正好可以弥补房地产市场的缺口。因此,随着传统消费需求的转变,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也向多元化、高质量、健康化方向发展。所以,养老产业的规模是巨大的。而未来银发经济的发展机会主要在六大领域:
第一是养老服饰。舒适、便捷和功能性是中老年服装设计的关键。中国风、丝绸、景观民族服装更受中老年青睐。
第二是老年食品保健品。据欧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3900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中老年人更偏好钙片、奶粉、维生素和叶黄素等产品。
第三是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和养老地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些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四是银发旅游。中老年人群对历史文化浓厚、自然景观优美的景点兴趣更高。未来,银发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第五是医疗美容和医疗器械。抗衰老产品将大受欢迎。眼科、心血管、骨科、口腔等医疗器械将迎来快速增长。随着老年人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这些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六是养老金融。中年人投资偏谨慎,保险类产品更受青睐。毕竟,谁都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通过合理的养老金融规划,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保障。
最后,第四大风口——汽车出海。当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时期,从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氢能等)。中国有望在第三次能源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50%,首次超过燃油车。截止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过1300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
中国车企刚刚开始全球化进程,日本车企的全球化之路值得我们学习。2023年,丰田汽车的全球销量为944万辆,净利润超300亿美元,是全球车企利润第一。其中79%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反观中国车企,80%以上的营收来自国内,由于价格战导致利润率极低,甚至亏损。上世纪90年代,日本车企为规避美国汽车出口限制,开始在海外市场进行全球化竞争。当前,中国新能源车企面临的情况与当年日本类似,未来出海是大势所趋。
当前,欧洲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是17%,东南亚是1.7%。这些地区的电动化空间巨大。相信在未来的5到10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将驰骋全球,为全球的电动化做出贡献。
在未来新能源的众多变革中,第二大显著变化无疑是智能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天,当你踏上一辆出租车,走进车内,却惊讶地发现车上既没有司机,也没有传统的方向盘,所有的操控权都交给了智能驾驶系统。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梦想,而是正逐步走向现实的科技奇迹。
智能驾驶技术目前主要沿着两条技术路径前行。第一条是单车智能路径,以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系统)为代表。单车智能的核心在于车辆本身的智能化水平,它依靠车辆上搭载的各类传感器和内置的高级算法,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完全不依赖于外部的网络或基础设施。这种技术路径的优势在于,车辆可以独立运行,不受外界环境限制,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特斯拉FSD正是这一技术路径的杰出代表,它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优化,已经能够在多种复杂路况下实现自动驾驶。
第二条技术路径则是车路协同与车路云一体化策略。这一策略强调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云端数据处理平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工作。通过车辆与路边设施的实时通信,以及云端平台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车辆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感知和数据处理支持,从而实现交通的全局优化,大幅提高智能驾驶的效率和安全性。这种技术路径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和云端资源,形成强大的系统合力,为智能驾驶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今年,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特别是在车路协同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7月,北京、成都、武汉等20个城市被选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这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正式迈入大规模应用的新阶段。这些城市正在快速推出智能网联新项目,投资规模均达到百亿级以上,预示着智能驾驶将成为中国下一个万亿级的新基建领域。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也是智能驾驶商业化快速落地的一年。10月,特斯拉发布了Robot Taxi服务,标志着其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具备了商业化运营的能力。而在中国,百度旗下的罗卜快跑也已经在全国11个城市进行了示范应用,展现了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广阔前景。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的大规模建设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推进,商业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一个万亿级的新赛道正在悄然形成,示范项目不断涌现,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勤奋努力,更要顺势而为。从经济角度来看,长期要看制度保障,中期要看技术发展,短期则要看政策导向。希望大家不要被一时的迷茫所困扰,而是要坚定信念,保持长期乐观主义的态度。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穿越经济周期,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