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女生节|夜谈

【我发现我总喜欢在大家高兴过节的时候唱反调。】


在中国,节日大概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表彰性质的,比如国庆节、端午节。

一种是纪念非人类的,比如清明节、鬼节。

还有一种则是给弱势群体过的,比如儿童节、重阳节。

哦,还有铺天盖地满眼粉色的「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

嗯?女性都那么多节日了,还是弱势群体?

——就因为是弱势,所以才要通过节日快乐宣扬「关爱女性」啊。

这就好比「感动xx十大人物」一样,如果社会上人人都经常感动彼此,或许也就没什么人想看这种节目了。

人们都深以为然的事情,不需要广而告之。

谈起男女平等问题,大概有人不乐意听。

这几年,随着「直男癌」一词的兴起,「女权癌」也逐渐引起注意。

但无论是大男子主义还是大女子主义,本质上都是某种性别权利的过度扩张导致另一性别权利空间的压缩。

我反感天然的不平等,但也不接受「事事皆同」的绝对平等和宽己严人的双重标准。

在我看来,男女平等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很多事情并非「理所应当」,从而给予彼此更多选择。

仔细观察儿童用品,你会发现:从我们儿时起,商家们就有意识地给女孩用品涂上粉色,给男孩用品涂上蓝色。

是女性生来就喜欢粉色,还是被教育成「女孩子应该喜欢粉色」?这种简单粗暴的性别标识,在划分出不必要的男女界限的同时,也遏制了另一种选择:男性不应该喜欢粉色,否则就是「娘娘腔」、「娘炮」。

饰演《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的艾玛·沃特森曾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她认为,男性也是男女不平等的受害者。

这不仅是指每位男性多少都有那么一两位女性亲属、女性友人;更是指,当女性被限定在「女性」这一角色上时,男性也被限定在「男性」这一角色上。比如,人们很自然地认为男性就应该「充满阳刚」之气,因此羸弱瘦小的男性就被认为是失败者,从而遭到嘲讽和鄙视——即使他什么也没做错。

在中国,男性则被看作是家庭的「天然支柱」。这不仅是荣誉,更是枷锁:因为「男主外」,所以男性「理应」承担买房买车等大额经济开支;如果家庭中男性收入不如其女性伴侣,则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

世道艰难,男女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总体上来说,女性遇到的困难要比男性更多。在自然条件下,男女出生率差不多,而女性的存活率要高于男性。但我国成年男性的人数却远多于成年女性。

那些还没来得及长大的女孩子们,去哪儿了呢?

商品经济环境里,无论初衷是为了纪念还是鼓励,到最后几乎什么节日都可以变成物欲和消费的狂欢。

或许你我在有生之年无法看见男女平等的世界,正如一九一七年的人们不敢梦想歌舞升平。

但起码我们应当知道:颜色本来不分性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服务器返回数据的解析1.AFN可以自动对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 默认将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当做JSON来解析2....
    择一城终老_蜗牛阅读 257评论 0 1
  • 序:开发是一个生态过程,以实战为基础,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极速开发的工具使用方式: 1、Eclipse只开一个项目...
    笑楔信阅读 340评论 0 0
  • 1、人有人拉是很重要的,结婚要找好的结,导师要找牛的,都很重要。这种平台比个人努力什么的重要多了。 2. 我慢慢发...
    智囊团阅读 153评论 0 0
  • 半夜醒来,听到窗外下雨了,想到白天学习马玲老师在运城国际上《灰雀》的课堂记录,于是就又想到翻翻看看马老师在禹州这几...
    凡水伊人的凡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