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九八几年的苏南农村,生活还比较原生态,农民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到了夏天,乡村里的生活更是格外美妙。
夏天的白天总是特别长,炊烟升起的时候,太阳还是留恋着不肯下山,农人们三三两两卷着裤腿荷锄归来。家门口的小桌上晚饭已经摆好了,总不外是炒的几碗时令蔬菜,豇豆茄子丝瓜汤,条件好一点的会添一碗红烧豆腐或者海带。晚上纳凉的竹床也架了起来——洗过澡后要在竹床上摇着蒲扇乘风凉。
一天里的燥热和喧嚣都会在此时退散,暮色渐渐笼罩过来。
我们跟要好的小姐妹一起躺在竹床上,看着夏夜里浩渺的星空。夜空是深蓝色的,我们吃力地寻找着银河系、牛郎星、织女星,却从来没有找对过。偶然的一次,发现了北斗星,它们正悬挂在屋顶上,仿佛伸手可及,七颗星排列成勺子形,远比我想象中的大。
微风吹过来,带着一丝舒心的凉爽,房前屋后疯长的野草和小灌木丛中,传来蟋蟀的声音,还有不远处稻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声,这是夏夜里才有的乡村音乐。
我们总缠着大人们要讲故事。故事,就是过去的事,传说中的事。带着点时光的痕迹,有着时间上的远和空间上的远附着的神秘色彩,所以格外吸引人。
大人们为着应付我们层出不穷的猎奇心理,时常会讲一些鬼故事来吓唬我们。什么吊死鬼,舌头伸出来垂在胸前,像海带一样;淹死鬼,就是水鬼,不能转世投胎,必须要找到替身才行,于是专门在水下抓小孩子的脚;还有扑街鬼,就是走走路一跤跌死的鬼;还有的鬼没有下巴,怕被人看出来,只能用手捂着嘴……
在资讯大爆炸的现代,我们当然会对此嗤之以鼻,然后说一句:“幼稚!骗小孩呢!”而在当时,我们所有的见识不过就是村子及周围的方寸之地,很容易就被忽悠了,特别害怕一个人走在漆黑的路上,路边的树林子里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鬼把我们抓走。
也有真的会讲几个鬼故事的,有的比较精致古雅,是来自书本或者电视剧,后来才知大多出自《聊斋》。有的是道听途说来的,是身边的人经历过的,转述的人为了取信听众,总能和故事里的人扯上关系。
这些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生活,在我们的认知里植入了鬼神的观念,我们知道有那么一个神秘的群体,谁也说不清他们是不是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