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报纸,看到6月5日《人民政协报》“学术•人物”版上有两篇长文,一篇悼念画家宋桂雨,另一篇是《忆杨绛先生(下)》。其上漏掉了。文章作者于殿利,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文中说,杨绛晚年不仅仅是为家人“打扫现场”,她还以90岁以上的高龄继续其创作生涯。96岁时出版《走到人生边上》,103岁时出版《洗澡之后》。作者说,如果说《我们仨》以及《钱锺书手稿集》是为女儿和丈夫“打扫现场”的话,那么《走到人生边上》也可以看作是她为自己“打扫现场”。
1998年钱锺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将她的情感更多地投向了社会。2001年把她和钱先生的全部稿费捐给清华大学基金会,以“好读书奖学金”的名义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文中还说,《钱锺书手稿集》的出版,是杨绛先生“打扫现场”处理得最重要的事情,她自己很看重,认为是她在人世间要完成的最后一件重要事情。
《钱锺书手稿集》分容安馆笔记、中文笔记、外文笔记,共72卷册,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出齐。于殿利说,此书也许可以列入出版史上编辑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是外文笔记,钱锺书先生用七种外文所作的手写体草书笔记,仅凭杨绛先生一人之力,且又已百岁高龄,是难以完成的。上苍派给杨绛先生一对德国汉学家夫妇,莫律祺和莫宜佳夫妇,协助杨绛先生完成了外文笔记的编纂工作。
上午,张舫澜先生打电话来,叫我去芦墟,见见嘉善来宾,我告诉他,不去了。晚上,他又打来电话,说嘉善客人送了两套嘉善县志给他。他们征求先生意见,欲公开整理出版《一螺集》。我建议,与吴江有关人员商量一下。
云雁在群里说,苏州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报刊,现有《尔雅》、《读书台》、《今日阅读》等10种。他将范烟桥的《茶烟歇》等电子书发至群里。每天他都要发好几种电子书。宋庆阳发了《烟丝集》。
给花匠留言,《苏州文史资料》第一期上有范烟桥的《南社琐记》,拍照发我。他说,都卖掉了。
当当网公众号上说,词作家黄霑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钱无能,鬼才黄霑。他与写武侠的金庸、写科幻的倪匡、写美食的蔡澜并称为“香港四才子”。
今天是高考首日。《念楼序跋》中有“《走向世界》台北版序”一文,说清朝时有规定,私自出洋、经商,或移居海外,将判交通反叛律,处斩立决。翰林出身的郭嵩焘,奉派出使英国,京师士大夫视为国之大耻,撰联嘲之云: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湖南乡试诸生公开集议,要捣毁他家住宅。郭死后九年,还有人上疏:“请戮郭嵩焘、丁日昌之尸以谢天下。”
晚清时,已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钟叔河先生说,学习他,不一定爱他亲他,也是为了对付他抵制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句话就把心思说明白了。
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带一路吧。但在当时,走向世界之路是很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