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携夫人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30亿美元(约200亿人民币)资助医学研究,希望能在2100年前“治愈、预防或控制所有疾病”。
前几天这条新闻,震撼了很多人。
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敬畏生命”。
所有人都向这对80后的年轻夫妇致敬,他们酝酿出的“大新闻”不仅仅是一条重磅消息而已:
他们让我们反思,对于生命,或者对于这个世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2、
同样被震撼的,是前几天被刷屏的一篇关于“LOU YI”的文章,当然已经被全网删除了。
我一直在想,是怎样的一种内心的压抑、不安、释放,才会出现这样的人间悲剧。
当一些人在拼尽全力拯救更多人生命的时候,却依然有那么生命选择了毁灭。
还是关于生命的,是那位明星的抑郁,最终选择了离去。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不能轻易评论,但至少,我们知道,面对一个美好生命的离去,我们无能为力。
3、
无能为力,是不是就代表着事不关己?
这几天,一直陪着爱人在医院待产,迎来送往,看到了那么多新生命的诞生。
一个个皮肤皲裂,头发板结,布满抬头纹的小脑袋,眯着小眼睛缓慢地一眨一眨,似乎用力看清这个世界,他们看起来那么脆弱,但又慨叹生命的顽强。
有个产妇,38周,逛超市,结果被人撞了一下破水了。送到病房之后,医生诊断,羊水流失过量,很危险需要立刻剖腹产。
孩子出来了,但因为月份不足,呼吸功能不健全,必须立刻转院。我们看到孩子的父亲,在病房过道来回踱步,口里念念有词,可能是祈祷,也可能是愧疚。
两天之后,才终于看到他有笑容挂在脸上,“老婆没事了,孩子在另一家医院监护,我还没看见,不过医生说应该没有生命危险。”
看,妈妈很坚强,小宝宝也是。
4、
老婆听说他们来得急,什么待产的东西都没准备,拿出备用的一些待产用品,让我给送去。
人人都有困窘的时候,其实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对别人可能就是一个长久温暖的记忆。
我们对生命无能为力,但不代表我们不能do something。
5、
老婆开始阵痛,十分钟一次,五分钟一次,到频率越来越密,叫来医生一检查,已经开了五指了,轮椅都来不及推,直接搀扶着进了产房。
非医护人员禁止入内。
只能在门外焦急等待。面对一个即将出世的新生命,我想无论是第几胎的老司机都没办法平静。
心里想的竟然和那年老大临产前想的一模一样:
只要母子平安,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比预想中要快很多,顺利,一切顺利,母子平安!
感谢天,感谢地。
看着虚弱的老婆被推出产房,我心疼地告诉她,咱以后再也不生了!
6、
老婆说,要比一胎顺利的多,虽然也有那么一阵子疼得只想撞墙,拼命跟医生喊,给我一剪子吧,疼得宁愿侧切一刀,可想那一刻有多疼。
医生跟她说,侧切你想都别想,好好用力,你一定可以!
“幸亏没侧切,现在感觉比当时侧切生完老大之后爽太多了!”媳妇说,或许每个母亲在经历生产之痛这件事上都是这么坚强和乐观。
她告诉我在产房里小细节,感动的不行:
在疼痛中,她听到一个小护士给另一个助产师鼓励打气:
“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好好保护产妇,一定没有侧切,没有撕裂,你一定可以!”
7、
临出院时,我们给妇产科送了一面锦旗,上写:
感恩天使,感恩生命。
完。
我是简书作者kris,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这些年干过的几件丧心病狂的事儿: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