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考完六级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如果拿出高中的热情,过六级真的不是一件难事。写作文的时候,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还达不到高中水平,对做题时间的把握度,也远不如高中。曾经为英语竭尽全力,甚至引以为傲,如今把英语抛之脑后。
走出考场听了一路对“出淤泥而不染”的吐槽,纷纷把题目往刁钻的死穴推。扪心自问的想一想,就算那几句翻译没有写出来,六级就一定达不到及格线了吗?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去准备,借此寻求一些心里安慰:是题目太难,不是我不认真。
突然发现大学懒散了很多,反而有点怀念高三那个一心只想着提分的小姑娘,或许是喜欢那种心无旁骛去朝着一个方向靠近的感觉。如今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分数不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反而让我不知不觉变得懈怠了。像一颗蒲公英,可以选择的方向很多,却又不知道未来的路,任由时间与风推着我游荡。
如今明明想要的很多,愿意沉下心去努力的却少之又少,于是常常把迷茫和焦虑挂在嘴边,以此掩盖自己的不思进取与一事无成。明明处在一个很美好的年纪,不用为生活发愁,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做喜欢的事。张口却成了“20岁左右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
为什么尴尬呢?
不过是想争取奖学金却又懒得好好听课做题,绩点达不到要求;
不过是想去旅游发现自己钱包很空,又不愿意踏踏实实去学一项可以让自己积攒资本的本领;
不过是看着别人一身技能,闪闪发光,而自己什么都不会,又坚信零基础很难,于是连开始学习的勇气都没有;
不过是每天沉迷于抖音看着别人年纪轻轻什么都有,轻轻松松把自己甩开几条街,而自己依旧什么都没有。
昨天去考试的路上,舍友说:这次不过下次也不来了。另一个舍友说:那再下次就是大三了。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发现时间真的不等人,很多事情越往后只会越难。
大一课程很少,觉得时间还多,于是宁愿刷手机浪费时间也不屑于去准备。大二课业压力突然增大,发现准备四六级越来越难了,于是开始懊悔大一怎么不多努力一点,一次性过了。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懊悔,以后还会有多少次。
朋友大一两次四级都缺考,一次是因为睡头过了,一次是因为没准备,我当时还无情的嘲笑了他。没想到自己考六级时,也在去与不去之间反复徘徊。不知不觉,我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还好,我庆幸最后还是去了。我希望自己,真的能够成为那个在居安思危中领悟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