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野兽与哲学家。本来是三个毫无关联的词语,但被尼采赋予了感情和思考后却相互有了一丝微妙的共同点。
他说:“孤独者有三种状态,神灵,野兽和哲学家。”神灵孤独,因为它充实而自立;野兽孤独,因为它桀骜不驯;而哲学家既充实自立又桀骜不驯;
这句话出自法国伽利马出版社的KSA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充满了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些人认为尼采本身就是位哲学家,而且平生孤独相伴。
他想借神灵与野兽来烘托自己的孤独与哲学的高度。认为哲学高于野兽,高于神灵,自己也比野兽与神灵更孤独,不被世人所理解。
也有人认为这句话说的是自我的封闭,就像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到“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神灵给人一种无所不能之感,当所有的东西都拥有且有无限能力时,就会感到孤独,一种再出不能上进的孤独,而野兽往往都是独行,因为它们没有合作的观念,会因食物而大打出手,这本就是动物的天性。
一部分人认为尼采不是把哲学家与野兽,神灵作比较。而是将神灵,野兽,哲学家都归为了一类。都是封闭了自我,说的是尼采在精神上的高度封闭。
不管是哪种理解其实都是离开不了“孤独”一词。神灵,野兽与哲学家是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是我们所认为的孤独吗,是一种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陪伴的孤独吗?我想应该不是。
与其说是孤独倒不认为是孤傲,内心深处的孤傲。神灵有自己的孤傲,不屑于别人的理解。野兽有着对自身力量的孤傲,认为自己本就是万兽之王。
而哲学家我认为尼采更多地说的是自己这一类人,而不是所有的哲学家。尼采的一生,本就是一段很难解读的旅程。
野兽、神灵、哲学家,也本就是尼采自己的思想,我们本就很难去理解。他的人生是很惨淡,但内心深处却有不一样的孤独与傲气。
就像他所说的“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但他也很享受这份孤独,在孤独找寻他对人生的答卷。
当然这也是小编个人的理解,如有不当,还望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