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前,以为早教就是送娃去早教机构上课;生娃后,才知道从宝宝出生到学龄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教范畴。通常可以从动作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认知、情感及社会行为、艺术创造力等方面概括宝宝的发展特点。早教机构的课程也大致从这些方面入手,按不同的年龄段设置。很多父母送孩子去早教机构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尽早学点东西。
早教机构的优势是有宽阔的活动场地,有经常更新的玩具、设施,有可以教亲子互动、亲子游戏的老师,有宝宝可交往的小伙伴,还有可参与的集体活动。呱妈认为2岁之前送去早教机构最能体现效果的就是社交方面,经过训练后宝宝当然会大胆一点,主动一点,不害怕和别人交往。至于动作、语言这些方面,到了特定发展阶段自然会发展,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因此,跟动辄两万元的费用比起来,早教机构的性价比实在不高。就像胎教,没有研究证明胎教的影响力有多大,呱妈除了孕期早睡,什么音乐之类的胎教完全不重视。再加上呱妈想到要带一个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BB去上课太折腾,也就放弃早教机构了。
不去借助早教机构,那就只能自己来了。虽然幼儿早教以陪玩为主,并不太难,但呱妈也没少给自己挖坑。
1、爱我你就抱抱我
月子里,月嫂经常播放手机里的儿歌多多APP的音乐给呱宝听。月嫂走后,呱妈也照下载了儿歌多多APP,因为也不知道别的幼儿应用。APP里有很多经久不衰的儿歌,听多了,呱宝也就记住了。
连续几天晚上睡觉前我经常跟呱宝互动一首儿歌:
呱妈:爱我你就抱抱我
呱宝:抱抱我(伸手过来抱我)
呱妈:爱我你就亲亲我
呱宝:亲亲我(伸脸过来让我亲)
呱妈:爱我你就陪陪我
呱宝:陪陪我
呱妈:爱我你就夸夸我
呱宝:夸夸我
呱妈:呱宝你真棒!(这一句不是儿歌里的词,是呱妈加的)
每次唱完呱宝都哈哈笑,并且要求再来一次。
有一天我和阿姨带呱宝去离家不远的妇幼保健院看眼睛。从出门开始,呱宝就只要我抱。保健院走路来回40分钟,加上在医院检查30分钟,总共一个多小时,23斤的呱宝都挂在我身上,如果我想把她放下来,她的双腿就紧紧夹住我的腰,大哭不止,压根放不下来。如果阿姨想要抱她,她也大哭拒绝。医生检查也在哭。感觉从出门到回家,哭个不停,而且不让阿姨抱,特别反常。那天晚上睡觉,我问呱宝为什么白天的时候一直要妈妈抱?她没有马上回答,嘴里哼唧了几个听不懂的字,然后说出一句很清晰的话:“爱我抱抱我”。没想到一首儿歌的杀伤力如此之大,差点让我累断胳膊和老腰。做了按摩,贴了膏药才算恢复。后来,我又花了几天时间向呱宝解释“爱我抱抱我不是要一直抱”,她总算明白了。
2、世上只有妈妈好
原本很长一段时间呱宝习惯了阿姨帮她洗澡,不让我给她洗。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哭闹着要我给她洗澡,死活不肯让阿姨洗,连换尿片也要求妈妈来换。连续几天如此。我一头雾水,不知为何呱宝的画风突变。直到后来几天,阿姨在喂她吃饭的时候、换尿片的时候,她会自己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才明白又是儿歌惹的祸!可是这是我很久以前教的呀,影响没这么深远吧?原来是阿姨最近几天又跟呱宝唱过这首儿歌。
3、我会生气
有一天下雨,不能出去玩,我就和呱宝坐在沙发上看绘本。我随手拿了几本新拆封的小熊绘本讲给呱宝听,其中一本是《我会生气》,讲小熊不高兴、生气的时候怎么处理。第二天,呱宝第一次说出“不高兴,宝宝不高兴”,连带嘟着嘴,一脸不高兴的表情。再过两天,她的说词变成了“我不高兴”。我问她为什么不高兴,她自然是回答不出的,只是重复“不高兴、不开心“。
4、我会想念
如果说《我会生气》只是让呱宝体验了小情绪,那《我会想念》对呱宝的影响就太大了。《我会想念》讲的是小熊去了幼儿园,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呱宝听这个故事的时候看得很认真。第二天,大事不好,呱宝史无前例地不舍爸爸去上班,更是一刻不停地缠着妈妈。我只要想离开,她就开始哭。而以前我出门,她可以完全无视。那天我出门买菜,留她跟阿姨在家。从我关上门的一刻到我回来,她整整哭了40分钟,阿姨拿她毫无办法。阿姨说,没想到看了一本《我会想念》,情况变失控了,赶紧把那本绘本藏了起来。
5、超前早教惹的祸
我把小熊绘本《我会生气》和《我会想念》拿出来仔细阅读封面,上面写着”情绪小绘本,适合低龄儿童的心理健康读本“,没写具体适合多少岁的幼儿,但内容说的是上幼儿园的事,应该适合3岁以上吧。也许是这些情绪绘本对呱宝来说有点超前了,她还不到2岁,她的小脑袋瓜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不高兴“、”想念“的情绪,却还不能理解情绪处理,不懂得如何处理,导致她的行为发生了极大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尽早学。
呱宝的生长发育基本符合每个月龄的发展特点。作为1岁多的小孩虽然对情绪的理解力不够,但她明显有很强的直觉。小熊绘本的“好习惯绘本”系列,呱宝都能听讲并理解,有时还会模仿。这一系列好习惯绘本,她几乎都看完了,而且还表现出喜欢,唯独《呀,危险》和《对不起》这两本,她似乎能感觉到内容是不好的,或者是对她有要求的,所以一直拒绝阅读。无论怎么哄她看,她都会把书推开并抗议。
在此之前,呱宝一直由爸爸、妈妈、阿姨三个人共同照顾,跟我们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在一起她都很乐意。相较别的孩子只依恋母亲的行为模式,在呱宝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然而这一切在我不恰当地灌输了超前绘本以后全然改变。无论什么事,呱宝都要找妈妈,要妈妈来做,呱妈的带娃强度立刻飙升。为了扭转局面,每晚临睡前,我都会给呱宝做思想工作,告诉她要做个独立又勇敢的孩子,妈妈不在的时候可以自己玩,不要哭,每次她都很配合,说能够做得到,第二天又故伎重演。她老是要找妈妈还因为看了一本《抱抱》的绘本,讲的是小猩猩找不见妈妈,伤心地哭了,动物们一起帮小猩猩找妈妈,找到之后跟妈妈抱抱。我在房间的时候,她会在客厅嘀咕”找不见妈妈呢?“思想工作做多了,呱宝开始有一点好转。我在离开之前充分抱抱她,她就不会哭,还会自我暗示”妈妈去买菜,宝宝不要哭“,”妈妈去洗澡,宝宝不要哭“。这几天又好了一点,白天我有事出去,让阿姨带她下楼玩,她也安静地接受了。但是晚上还是要找妈妈。
每次生病或不舒服总能给呱宝带来一些改变,比如,出牙之后就不再安静地吃饭;呕吐腹泻之后再也不肯用奶瓶喝奶,这次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改变也是发生在一次发烧之后。而且,这些病愈后改变的行为一直在倔强地持续,也没有什么好对策。据说2岁开始有物权意识,2岁能讲很多话,2岁开始能戒掉尿片.,2岁能明白一些事.....呱妈只有寄望2岁的里程碑,期待神秘的2岁让呱宝偏离的日常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