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正是在这些地方显示出他拥有真正学者オ具有的实事求是的品格和学风。
有一段时间,我正在读某著名专家的著作,该著作晦涩难懂。我很苦恼地对他说:“朱老师,我,我读不懂××的书。
我原以为朱老师会给我一些指导,比如告诉我一些读懂该书的方法之类。
谁知朱老师很坦然地说:“读不懂你就不要读嘛!你完全用不着自卑。老实说,对于有些“教育理论’我也读不懂,我就从来不会因此而自卑。
“有些教育理论’书之所以让人读不懂,我看多半是因为作者本人也没有把他的理论”搞懂。”
“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体会。当年我的博士论文是10多万字的书《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十分难读,至今还有2000多本无人问津。这能怪读者水平低吗?我看不能,只能怪我自己不能深入浅出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而我去年年底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同样是谈教育的,同样有理论,但首版4000册月便脱销。这也不是读者的水平“提高’了,而是我能够用比较通俗的言语表述我的教育思考。”
“我以我自己的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教师们读不懂的文章或书,责任往往不在教师,而在作者。因此,你完全没有必要被一些貌似高深’的'理论”吓唬住,更不要迷信它们。以极为平易朴素的语言来表述非常深刻的哲理,这才是真正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