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出新专辑了。
五一假期过后第一天,百无聊赖地打开了网易云音乐,《猎户星座》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首页,三天时间,销量已近十万。在群里感慨这一数字,很快便有小伙伴表示自己也要去支持。他们与我一样,并非朴树的忠实歌迷,但这个名字,似乎就是最好的招牌。
距离他上一张专辑,已过去近14年。有这么一句话说:他不在江湖,江湖却一直在等着他回来。
我曾试图查询猎户星座有什么特殊寓意,寥寥几个传说始终无法和朴树联系到一起,直到看了星座图,才忽然想起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会看到的星座。
朴树依旧是那个朴树,尽管他步入中年,心中依旧住着少年。以猎户星座为名,也许只是因为它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座。
11首歌中有四首是之前已经放出的歌曲,两年前的《平凡之路》让朴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十年前你说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你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首歌成了当时无数文艺青年用来慰藉理想被现实击碎的曲子。
作为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宣传曲,《在木星》的旋律简直是站在了电影的对立面,电影是隐忍,纠结,朦胧,迷惑的,《在木星》却是汹涌,直接,轰轰烈烈的。就好像是聂隐娘面如冰霜背后欲言又止的情绪,“待历经沧海,待阅尽悲欢,心方倦知返”。
《好好地》更像是用来自我开解的诗歌,他在明晰的鼓点中宣告“自然的像植物”,“天真地像动物”,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远离苦痛,远离如影随形的“丧”。
与之相对的《baby,达尼亚》,译作中文是“宝贝再见”,曲风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当年的《白桦林》,“当今天夕阳西下,断肠人柳巷拾烟花,我已四分五裂,从此没有了家。”此曲一出,听者悲喜交加,原来除了天真,他的沧桑依旧还在。
七首新歌,《空帆船》是活力满满地感受奔跑之时的山林清风,《Never knows tomorrow》则是疲惫慵懒时的放任空虚;《狗屁青春》是漫不经心地嘲讽冲动岁月,《Forever young》则是尽管时光易逝,也要混账到老,狂放到老;《The fear in my heart》唱着放下,唱着no fear,但他说,怎么可能no fear,我一直活在恐惧中。
我不知是我太过敏感,还是恰巧窥到了朴树倾注于歌声背后的混沌和纠结,那是自我放逐和自我救赎轮回主导,矛盾又自然地融合着。
进入尾声,《清白之年》曲风一转,干净澄澈,带着对翩翩少年时代的追忆。如此还不够,再来一首呓语一般的《未知》,前奏是长达一分多钟的空白,但又不是无声,是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窗外间或传来汽笛之声,百无聊赖翻出收音机调频,一首简单却听不太清歌词的曲子响起,待要细听,又被信号阻隔,乱流代替了音符,而后信号彻底消失。
朴树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有本书这样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而另一些树,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经历了更漫长的时间和更剧烈的挤压。他们变成了钻石。
我没以为我是钻石,或是什么大天才临世。我还没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这唱片是一粒煤。我为此而荣幸。
在这个人人自得于自己的创作,并且迫不及待地拿来变现的时代,他仿佛始终是那个不谙世故的痴人,花费了三年时间创作,中断,废弃,重拾,但却在专辑发布之后,直言不讳地表达对于后期制作仓促的愤怒和不满。
一周过后,他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忏悔自己之前的焦虑,但却依旧承诺,还有机会修改。尽管,从来没有人要求过他。
出道近二十年,只有三张专辑,阔别十多年,新专辑一出,万千拥趸呼啸而来。朴树魅力何在?因为他永远是那个最特别的少年。
曾经年少,在他的曲中感受沧桑,如今年长,在他的曲中感受天真。
他说:每次,一想到,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最好的,就会一下焦躁起来,陷入失控。但又想到,这的确就是目前的我自己,便心安了一些。
语言和文字常常有局限性,但音乐,却可以补足心中未曾表达出的无数个念头。他总是不带丝毫掩饰地,代替所有人曝露掩藏于心的焦灼和迷茫,而后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告诉每一个人,要“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