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乔,今天是2021年3月11日,也是我参加365天演讲+写作打卡的第六十五天。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他和他的原生家庭》。
父母大学第二课结束,老师留的作业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检测伴侣与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并思考协助他治愈的方案。……看到这个问题时,让我突然意识到结婚十几年,从来没有和先生有过深度的聊天。脑里用力回想他的性格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心里也有几分愧疚,好像自己一直忙碌工作、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关心我身边的这个人了。习惯了被他照顾,习惯了他默默的付出……检测他的同时,也是整理自己的一个过程吧!自己有多久没有向他表达爱意了,只顾享受着这平淡生活的安详了!
我和先生是自由恋爱,婚前磨合了三年,有很多磕磕绊绊,他曾说:是命运让我们注定在一起吧!磨合期的确很磨练人,再大的争吵也经历过,但我们最终还是习惯于对方的存在,共同组成了家庭。樊登老师说:婚姻生活是一个人的事。可在这之前我都是试图改变他的,会认为有一方改变了,迁就了对方,这样才会融洽。我不自觉的运用了存在于潜意识里母亲延续给我的方法,小到说话方式、生活习惯,大到为人处世,都不断的指责,做所谓的“纠错”。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找自己的原因,对待先生、对待孩子,都是用自认为“对的”方式去“要求”他们。现在看来没有学习真的很无知。自从读到张德芬老师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才意识到,一切缘由要向内找。在樊登读书会反复学习了很多本亲子和亲密关系的书,发现真正的源头在于:改变自己。在这一年多的不断的学习和践行中,也看到了自己的改变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变化。我和先生之间没有多少争执的情况了,亲密关系也在改善,但自己似乎忽略了一点:我是否有影响到先生的成长。先生曾说:至少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啊!……他选择付出自己,成全我和孩子的快乐。但是我希望通过学习也能带动他的成长,让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
先生和我一样出生在农村家庭,他是家里的老三,还有两个姐姐。以前听他说公婆为了不被其他叔伯、邻居笑话,所以冒险一定要生个男孩。他虽然是老三,但是并没有被娇生惯养。小时候公婆为了维持生活,常外出跑船运输挣钱,大姐为了照顾他辍学了。我婆婆是自小失去母亲的人,她的父亲也常年游走在外,所以也造就了她很要强的性格,在家里,大多数也是她说了算。公公的性格比较好,笑眯眯的,所以也非常迁就婆婆。曾听先生说,他们小时候经常经历会被别人看不起,或者是奚落的,婆婆会站出来跟别人争执。家里有什么事婆婆都是冲在前面的,为了让家里过得很好,婆婆挑起了家里大梁。
婆婆对先生的教育,是娇惯中有严格的。所以先生从小就会照顾自己,会自己煮吃的等等。在小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像他自己说的:那时候在学校很风光。到了中学离开家选择了住宿,自己一个人面对青春期有很多想法时,由于没有父母的引导,成绩也是每况愈下,中考没有能考取理想中学。听说当时一位家族里的长辈亲戚是做一个学校校长的,建议公婆让孩子不要读高中了,读完也要打工挣钱,不如直接学手艺出来工作。于是公婆听取了校长的意见,这也成了先生最遗憾的一点。
先生对公婆很孝顺,以前我刚进入这个家庭,不习惯婆婆的“独裁”,也许是我潜意识里对于母亲“专制”的排斥,所以跟婆婆矛盾不断,老公会夹在中间被婆婆唠叨,可是他选择的是逃避或者责怪我,所以婆媳的矛盾也愈演愈深。记得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们是我的父母,我能把他们怎么样!那时的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总是劝说我,而不做婆婆的思想工作。在我的概念里,那时候就觉得他太“孝顺”了。随着我自己年岁的增长也越发觉能够理解公婆。婆婆虽然对我有些不满,但也是很少跟我正面冲突。现在年龄大了,更是一切都迁就我们。昨天卞老师说到“妥协”的时候,瞬间感觉戳中了我的内心,原来她们是害怕不被爱,害怕被嫌弃。现在我完全释然了,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她从怕儿子被别人抢走的抗拒心里,到慢慢妥协,无不表示了她对先生的爱。
婆婆给到先生全部的爱,她要强的性格也让先生学会了坚强、独立。他们那个时候的被人看不起,也使他们很看重钱,也对自己对别人有点吝啬,也是他们苦怕了吧。在这样的环境下,先生也多少受影响,觉得挣钱最重要。所以,生活中我们也常会有价值观、金钱观的矛盾,他会觉得挣钱第一位,生存的好才重要,我会觉得成长很重要,一家人开心快乐更重要!
由于学业的受挫,导致现在的先生对孩子的成绩很看中,每次考试结束,第一时间他就会和孩子核对题目算分数。现在看来这都是有原因的,潜意识里操控他必须这么做。加上以前没学习的我也是看重成绩,觉得做我们的孩子真的不容易啊!
回想先生平时的行为习惯,以及他的性格,还有他的过往童年,再结合昨天的学习,我看到了“观念”才是根本,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建立好的观念开始的。只有学习已有的好观念,才能有好的行为,才会养成好的习惯,造就好的性格,带来好的命运。
先生一直很善良,对我忍让迁就,无条件信任!对孩子虽然要求成绩,但是更多的给到的是爱。昨天他跟我们分享了一个视频故事,是两个醉汉半夜把路边的电动车推倒,白天经过的很多人,唯独一个12岁的孩子将它扶起。分享完先生说这则视频震撼到他了,让他明白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要做好榜样。我内心很欣喜,说明我教育方式的改变已经影响到他了。
春节我们选择的是一起去乡下陪公婆过年的,婆婆很开心,准备了压岁钱和很多我爱吃的,还有孙子爱吃的。记得年夜饭的时候她说的:只要你们乖乖的,好好的,就好。现在越来越能理解她,作为儿媳我负责孝顺就好了。对于先生,我应该给到更多的关心和接纳,用自己的改变来影响他。对于他的原生家庭,我想最好的治愈方式就是陪他一起孝顺父母,影响他一起走出来学习成长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