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听的夸奖就是:“你哪里像七十多岁,我一直以为你也就五十几呢。”每当听见这样的夸奖,她都会开心的眉眼含笑。是啊,当我们年纪大了,最好的赞扬,莫过于夸奖我们依旧年轻,健康。我们总会为那些某某不老女星的新闻所吸引,总会惊讶羡慕那个97岁高龄还跑马拉松的故事。一切只因为我们贪恋年轻的活力,贪恋健康的美好,贪恋这些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可是我们在渐渐地失去它们,或者说,生命的进程,就是我们渐渐地得到,又在不知不觉间失去。在我们不曾察觉的某个时候,衰老已经一点一点地侵蚀着我们,直到有一天,某一项机能突然坚持不住了,才发现,原来,我们早就已经步入了老年,不在年轻。
我们害怕那样的境况发生,所以不去思考,以为只要不想,就不会发生。可是那是任谁都无法逃脱的,我们迟早要为那样的生活做好安排和准备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面对,那么读一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吧,它会告诉你面对衰老我们如何应对、当独立的生活不再,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以及大限将至之时,我们该作何选择。
这本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同时还是克林顿、奥巴马两届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医改顾问。在《最好的告别》这本书中,阿图医生通过许多身边的真实案例,站在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衰老、死亡、医学之间的纠葛。
一、
我们不愿意面对衰老的话题,走进书店,即使是写衰老的书籍也用着《永远年轻》之类的标题。明明知道衰老和死亡是我们不得不走的生命进程,却也没办法让自己就那么毫不反抗的任岁月侵蚀。有的人靠打针来延缓衰老,有的人靠把花白的头发染黑来使自己看起来年轻些。我们都在或多或少的反抗着,当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各种疾病找上门来,我们试图安慰自己,那只是生病,而不是我们的身体正在逐渐衰老。
医学让我们的寿命得以延长,社会的人口构成逐渐老龄化,许多国家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样的人口构成。医生不愿意选择老年病的专业,因为没有办法修复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自己,这个社会也不愿意面对人体的衰老,我们总是向往年轻,希望青春永驻,我们总用这样的幻想欺骗着自己。试图掩盖我们正逐渐衰老的事实。可是不管你接不接受,衰老总是如约而至。
二、
我们不禁要问,当我们的身体已经老到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该如何生活呢?
或许我们会离开自己的房子,搬去子女家,或许我们会被送进疗养院。可是我们不会喜欢那样的生活,因为那不是家,失去了以前的生活方式,不能再独立,那是对我们已经老了的赤裸裸的宣告。在那里生活,会觉得自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这样的生活仅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有人照料,我们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可是生活的意义呢?难道人老了,对生活的要求就仅限于安全吗?
当独立的生活不再,老年人渴望的只是简单的像从前一样有隐私的可控制的生活,即使有些事情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别人像对待病人一样的对待自己,我们只是老了,而不是病了。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活着,我们需要的是有质量有意义的老年生活。当我们失去了独自生活能力的时候,需要的不应该仅仅是安全而已。正如《最好的告别》中说道:“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我们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三、
总有一些疾病是医学无法与之对抗的,例如癌症,一百种化疗方案未必有一种有效,而且无论怎样的进行医疗干预,也只是延缓了死亡,有的时候甚至加速了死亡的来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要在医院里度过,我们没有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只知道无尽的痛苦在我们的身上肆虐,医疗技术只能保证我们还有呼吸,还有生命。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到底需不需要这样,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明知道我们的生命已经不可逆转的在走下坡路,却还要固执的在满身插满管子,每天被大量的药物吞噬,这样没有尊严没有质量的苟延残喘吗。或许在生命的尽头,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熟悉的亲人朋友身边,像往常一样生活,仿佛我们没有老去,没有疾病,就那样安详的放手,放开这个世界,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所以在大限将至之时,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单纯的延长生命,而是应该去完成最后的心愿,实现自己存在于世的最后的意义和价值,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或许我们理应相信,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也许化作泥土,或者挥发在空气中,总之我们会以其他的形态永远与这个世界共存。所以何必纠结那一时的,生命的悸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