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也叫精神创伤。心理创伤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损伤”,其原来的意思为“伤”。既可指由某种直接的外部力量造成的身体损伤,也可指由某种强烈的情绪伤害所造成的心理损伤。对于心理创伤的含义不同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
弗洛伊德对创伤的概念曾有过一个经典定义,他当时是在论述个体的自我处理途径时提到这一定义的:我们所称的一种“创伤性”经历,是指某事件作为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和增加的一种刺激,其强度达到使人无法用一般/普遍的解决和处理的方法释怀,并由此对内驱力产生持久的干扰。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个成分: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青春期后经历的事件及后期经历事件触发的对早年事件的记忆。弗洛伊德不关注创伤事件本身,而是强调创伤性记忆,他对创伤概念的理解来源于严格的线性、时序性模型。
荣格认为,对创伤经历的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从受伤的场景中退缩,如果退缩是不可能的,那么自我的一部分就必然退缩。因此人格的很多部分若整合进自我,必须分离。分离是抵制潜在的心理损害经常采用的防御机制。个体通过分离,把不能忍受的经历分配到身心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身心的“无意识”方面。这意味着意识的诸多元素如知觉、感觉、意象不能被整合,经历本身就变成非连续性体。这样,牺牲了的内在世界以某种意象形式聚集为一种“情结”。对于曾经历过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心理创伤个体,分离的心理防御允许外在的生活继续前进,但却以牺牲内在世界为代价。外在的创伤虽然结束了,它的影响似乎也被个体“遗忘”了,但创伤所导致的个体心理后遗症却继续存在,并对内在世界不断产生影响。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创伤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潜在的无意识幻想的创伤性作用。他们发现来访者:常与无意识幻想交流,来访者:很难区分现实和幻想,这使得创伤变得更具伤害性。他们认为幻想和外在心理创伤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外在创伤结束后,内在创伤却走得更远(弗洛伊德后来称为“重复性冲动”)
Herman (1992) 认为个体处于危机会遭遇心理创伤,而心理创伤是一种无力感(powerless) 的折磨,是因为个体面对着一个具湮没力量的事件,导致其感到无助和无力,这样的事件也摧毁了个体对感觉和意义的联结。
Fischer和Riedesser (1998) 认为心理创伤是身处的威胁性环境因素与个体防御功能之间失衡(diskrepanz) 的经历,伴随着无助和无法防备地付出代价的感受,持久地对个体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理解产生动摇作用。
Everly和Mitchell (1999) 认为心理创伤代表一种剧烈灾难引起心理上的失衡,这种失衡是个体无法以平常使用的应对技巧来面对心理创伤所导致。
Giller (2003) 指出不同的学者专家对心理创伤的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并认为心理创伤是种个体主观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决定了一件事是否为创伤的。因此,心理创伤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持续的状况之个人特殊经验,这种特殊经验导致个体失去整合其情绪经验的能力而遭湮没(overwhelmed) ,以及个体主观经验到生命、身体完整性、神智健全的威胁。所以,当个体遭受到湮没时,创伤事件或情境将会产生心理创伤,让个体感受到害怕死亡、消灭、毁坏或精神异常等。最近,国外学者对创伤的定义有:范德科尔克和麦克法兰(2007) 指出创伤是由于对某一个特定的记忆,影响其他所有方面的体验,破坏了对现有生活的感激。詹姆斯(2008) 对创伤的定义是个体经历难以忍受的困难,超越目前的资源和应对机制。范德科尔克(2013)简洁明了指出,创伤就是不能够容忍你所知、所见、所感。
国内有学者认为心理创伤是一种复杂的、强烈的内在负性情绪反应,不一定会被个体所意识到或直接表达出来,这样的情绪反应会使个体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阻碍个体应对环境的功能。
总之,心理创伤可以影响整个人,包括身体、智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它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所引起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可能比较轻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在三个月之内)的自我调整就可以自动痊愈。但是也有一些心理创伤的影响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常常是终身的。对于较为严重的精神创伤,在心理学和精神科的分类中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