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是一种缘分,你好,我叫Jon。夫志者,必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古人曾云:志当存高远,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什么是燕雀小志,什么是鸿鹄高翔?是否非得把理想树立成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社会这么宏伟,才称得上鸿鹄之大志?或是把理想树立成追求生命之永恒,普及众生之大爱那般极致,才算脱离了燕雀之小志?
我想应该不至于此,太过虚无缥缈遥不可期,我们这些凡尘俗子岂能够轻易企及?
既然如此,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理想本无大小,志向岂有高低之分?
我也这么认为,任何的理想相对于当下的自己都是崇高的,所有的志向比较起目前的处境都是远大的。
但前提是,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脑海里的那份存在,是否就是真正的理想?
我们每个人都有崇拜的英雄人物,甚至经常幻想自己能够化身为英雄。有时想当纵横捭阖的奇人,有时想当才智多谋的异士,有时想当富可敌国的商贾,有时想当能征善战的将军,有时想当万夫莫敌的勇士,有时想当能言善辩的词客,有时想当运筹帷幄的智者....最好是,无所不能的。
很多小说里都有过这样的描述:当看到恃强凌弱的情景时,真希望自己就是市长或是拥有超人的能力,可以冲上前去仗义执言抱打不平。
这种人物的幻想就是理想的雏形,但它与真正理想还是有所区别的:真正的理想是当触碰它时马上就会让你心潮澎湃,不管何时,不管何地;真正的理想是当言及它后立刻就会使你热血沸腾,不管何情,不管何景。它并非简单地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基于这样的人可以做出什么样惊天动地的事情或是能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
由此看来,做什么事情才是我们真该好好去琢磨的。
随着世事变迁,我们的问话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很多时候它映射出了我们思想的转变,就像越来越多人问“你想要什么”,而渐渐代替了“你想做什么”。
要什么,是一种索取,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目标;做什么,是一种付出,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理想。
与古人浪漫的气质有所不同,现代人的思想越来越实际。
我们可以从古文中读出某位先贤立下崇高理想时那种慷慨激昂,或是许下远大志向时的那份意气风发,却只能从现代人那里感受到设置的目标有些长远,顶多只会刮目相看,仅此而已。
人们往往把目标和理想混为一谈,但我认为,两者虽有相通,却不是一回事。
目标更多地是让我们顾好眼前先偏安一隅再徐徐图之,理想恰好相反,它可以让我们海阔天空不顾忌当下任意遨游;目标是现实明确的规划,理想是内心热烈的渴求。
这种内心的渴求不是简单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是奢华的“纸醉金迷腐化享乐”,不是极欲的“一手遮天唯我独尊”,也不是超脱凡俗的“我视金钱如粪土”,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而是真正的想要去成就一些事情,去实现自己的的价值,去体现人生的意义,展示出卓尔不群的与众不同,张扬出舍我其谁的当仁不让。
清晰自己的理想,它是否会有一种让你犹如对自由向往一般冲动的渴求?如果有,你的志向,不论雅俗,不管难易,都是鸿鹄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