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妹子看完琅琊榜,都会十分心碎地说,如果林殊没死就好了。
好吧,顺应各位妹子的心愿,我们假设蔺晨在最紧要的关头用冰续草为梅长苏解了毒,然后从北境得胜归来,靖王成功登基,梅长苏变回了林殊,结局又将如何呢?
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字——杀! 其原因有四。
靖王腹黑
有人说靖王傻乎乎的,说这话的多半是靖王妃们,自家的老公当然自己爱。实际上从电视剧里看,靖王一点都不傻,相反心眼还多得很,就像蔡荃顺口说了句“新朝要有新气象”,靖王马上瞪了他一眼,说你小子说话注意点,哪里有什么新朝。对于靖王如何控制军队、朝臣、一步步削弱皇帝的势力,表面上是功劳是梅长苏。但是细想,林殊能耐再大,前台那些笼络人心,处理政务和军队的事儿总得要有人去做。
首先在太奶奶的丧礼上,你得忍住肚饿,做个对比的样子给群臣看吧;其次你得在沈追、蔡荃面前装出一副正直无私、宁折不弯的样子,你还得在言候面前扮演老实巴交、做事认真,这可不只是一项技术活,他得知晓人心,得懂公关,会临机决断。这桩桩件件,靖王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连誉王都惊叹,政事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在与夏江的对置中,据理力争,巧言善辩,让人刮目,足足是一副舌战群孺的架势。
再说靖王为人,关键时刻心黑手辣,出手果断,这一点在他爹之上。一直以忠孝两全作为标配的靖王在梁帝召他与林殊郡主和蒙挚要在外面造反时,可是明许了的,丝毫没有被你们拖下下水的戏码。到了第53集申请旧案重审时,靖王明明确确地告诉梁帝“我不是第二个祁王。”这句话看上去是在和梁帝沟通感情,但事实上,正是这句话打垮了梁帝。靖王的意思很简单,他能反不反(或者还没来得及反),但是我不一样,我是能反也随时会反。
怀疑、偏听偏信、刚愎自用
靖王是理想的帝王人选吗?NO!
首先是心细如发外加疑心病重,陷入思考中的梅长苏下意识地会做出林殊的习惯性动作,令靖王心生怀疑;问梅长苏借《翔地记》,梅长苏稍有迟疑,靖王便把对上面的批注排列组合,默写多次。他旁敲侧击,“想问先生,是否听说过,赤焰军少帅,林殊。”他逼问梅长苏父亲的名讳和母亲救命恩人的名字,同样是怀疑。当年刘邦诸韩信不就是因为疑心病吗?
其次偏听偏信,在监牢听了谢玉说出的赤焰之案的真相后,就立刻要梅长苏去为他筹谋翻案;听了静妃身边宫女的一面之词后,回去便要与梅长苏恩断义绝。为君者,不去查证,一贯偏听偏信的后果就是一言堂。屈原、岳飞,前车之鉴不远。
再次是刚愎自用。提到靖王,最为大家所推崇的就是宁折不弯。在他没能登基之前,这个应该是他的优点,但是一旦登上皇位,这个词就会演变为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君王常常无容人之量。一旦出现意见相左,那结果可想而知。
不要妄想用旧情捆绑住君王
梁帝曾告诉林殊,龙椅是个很可怕的存在,任何人坐上他,都会变。靖王将来也会变。结尾的时候高公公说宫里的风从没停过,也进一步印证了梁帝的话。从来帝王最是无情人,兔死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戏码历朝历代都没有断过。如果你想用旧情捆绑住君王,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要在帝王身边以功臣自居那么年羹尧就是你的归宿。
林殊的自身地位也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走向
如果林殊活着,蒙挚是林殊的死党;郡主是林殊的准家属;抵御外敌部队的将领又都是林殊的部下们。这就会出现一个十分可怕的现象:军权又回到一个人的手上。况且林殊的智计和心机都是举世无双。
如果发生结局是什么:蒙挚肯定是不能用;郡主一家的军权要解除;卫峥聂锋的军权要收回;在靖王上位中争取到了最大利益的琅琊阁也是威胁……这是仁慈的做法;那么不仁慈的做法呢?显然就只有一个杀!
即使林殊换作梅长苏的身份活了下来,你认为有哪一个帝王会留一个知道其中内幕的人活下来,活在江湖呢?真真是应了梅长苏说给谢玉的那句话,没有人会认为死人比活人来得可靠。
所以林殊、梅长苏必死!不死,他就会是下一个林燮,甚至比林燮更惨。好可怕的一个轮回。其实世界上最毒的不是火寒之毒,而是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