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组织当中出现这样的状况:要么我管,要么无关-----说明责任病毒发作了!!
没事或无聊的时候,我偶尔会突发奇想、灵光乍现,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发去一些很无厘头的微信,大多是一些只有我们俩才明白的“梗”,然后相互聊扯、调侃一番。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他从一个可爱、幼稚、听话的乖乖仔长成了俊朗、自负、桀骜的大男孩,学习的课程也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生活的圈子也不再需要我来操心......,而我,则在不经意间活成了一个沉默寡言、鬓角带霜、脑满肠肥的油腻中年!!
知天命之年,我感慨人生美好的时光太短,基本上就是孩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陪伴的过程!也不知是该你感谢他,还是该他感谢你!!
老婆怀孕时,陪她上街,突然发现大街上到处都有挺着大肚子、同样造型的孕妇,后来带儿子出门,又发现遍地都是和他同龄的小孩子......后来才知道这在心理学上叫孕妇效应,并不是那个时候孕妇或小孩比平常多,只是因为你对这个事敏感。当我们对某些事敏感、很在意的的时候,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看法跟往常不一样了------这或许是责任感诞生的根本原因。
每个家庭的结构都差不多,但角色的分配、责任的分担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我主要的角色是司机、故事大王,负责搞笑、陪笑;而他的能力成长绝大部分来自于他妈妈的努力操持,由于我的无为,她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这也可能是儿子还算优秀的原因!!老婆经常说我在儿子的成长上没有任何贡献,我只能理屈词穷地反对:儿子就那么多时间,怎么可能同时被我们两个人培养......
罗杰.马丁在《责任病毒》一书中提出了责任守恒的观点:在任何情况下,责任都有一个定量,一方如果承担过多的责任,另一方就会相应地少承担等量的责任。这在工作、生活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管理的过程大多是界定责任的过程,当员工来请示工作的时候,其潜台词可能是在探询“我对什么负责”或“谁应该对此负责”?当一件事没有做好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有一会归结到一个原点上: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当然领导们显然不愿意背这个锅。
但问题是责任明确到什么程度为好呢?是否越清楚对组织越好?有些员工的想法是,我的事,我管,不是我的事,我不管!于是组织的的氛围就发生了改变。有的人说,我就只负责我这摊事,你又没跟我说过那事归我管。还有人说,你如果真是我的责任,你闭嘴,你委托我管,我管,但你不要管。但是你如果要管,好,那你管,我不管。
如果组织当中出现这样的状况:要么我管,要么无关-----说明责任病毒发作了!!
相当一部分人不大在意结果的好与坏,而更在乎的是他有没有错、有没有责任?就如安然财务造假案,安然倒闭后,包括那些已经被刑事拘捕的高管,他们的反应就是我没做错,我做的事都是符合规矩的,我把很多事都跟领导汇报过了,所以我没有责任。大家都是“对”的,可企业倒闭了!!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中国人——只是这个“责”太宽泛,不好承负。我理解就是当国家、组织需要时,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不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当品头论足的评判者、不做后知后觉的明白人!!
当然,责任也不是承担得越多越好,领导太能干也不是好事,历史上武功高强的将军大多不是好统帅。好领导让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放开手脚,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也让那些滥竽充数人回到该有的位置,承担应负的责任!
太能干的领导也是责任病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显示聪明能干、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很多领导愿意越俎代庖,霸占了下属员工的责任、权力,貌似英明神武,实际上打破了责任的平衡,制约了组织的成长,使员工的责任感日益减少。领导者应致力于构筑员工展示才干的舞台,建立让员工创造价值的机制,为他们加油、喝彩!
在家里,孩子的学习、个人生活谁管?是你管,还是让孩子学会了自己管?早上起来叫孩子上学,是妈妈负责,还是孩子负责?大多数家中,最后变成妈妈负责这件事,妈妈只要不叫,孩子就不起来,这都是责任病毒的表现。谁来管其实不最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真正地承担责任,学会成长!!太能干的家长往往培养不出优秀的下一代,哪怕他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最爱读的是“九王夺嫡”,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圣明的皇帝康熙找不出让他满意的继承人,雍正如果不是儿子(后来的乾隆)很优秀,估计王位也不一定是他的。
故老子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来自儿子的消息时断时续,我知道他在大学中充实、快乐、自信的学习、生活,我不再过问他是否考研、六级多少分、是不是有女朋友等问题,我知道他已学会了掌握平衡,不会轻易跌跤!最重要的是,他要为自己负责!有些坎需要他自己迈,有些难墙得自己撞。
而我,尽自己能尽的责任,做自己该做的事,做事时尽职尽责,勇往直前,歇息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尽人事,知天命!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纸清白,万种心痕。困顿迷惘时,最爱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高继平
于2021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