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这本书的作者梁实秋,生于1903-1987。
他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
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首
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学贯中西,著作无数,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评论集《文学的纪律》、翻译集《沙士比亚全集》、学术专著《英国文学史》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看了他这的这本书,觉得他真的是一代“生活家”书中内容趣味无穷。书中包括对众生万象的描摹,对人生悲喜的感叹评析,对闲情逸趣的述说,对柴米油盐的迷恋等。他在平淡的日子里掬拾俗趣,详尽展现了一代“生活家”梁实秋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意趣。他的智慧洒脱、人间意趣,皆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
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篇《病》,人在生病时,人生观都要改变,他在奄奄一息的就感觉了人生的无常,对一切不免更要加宽恕。
的确是这样,我们人生世事无常,只有在自己生大病了,才觉得,仿佛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自然也就能感受到了活着的意义,这世界上什么事是该生气的,什么事是该放下的,什么事情需要去完成,好像,以前大事变小了,小事化无了,一切的事情都看得比较淡了。
写得最挖掘人心的事,是去给他探病的人,描写得形象百态,抓住了,各种人物的心理,
书中这样描述,他说探视病人是一种艺术,和新闻记者的访问不同,和吊丧又不同。我最近一次病,病情相当曲折,叙述起来要半小时,如用欧化语体来说半小时还不够;而来看我的人是如此诚恳,问起我的病状便不能不详为报告,而讲述到三十次以上时,便感觉像一位老教授年年在讲台上开话匣片子那样单调而且惭愧。我的办法是,对于远路来的人我讲得要稍为扩大一些,而且要强调病的危险,为的是叫他感觉此行不虚,不使过于失望;对于邻近的朋友们则不免一切从简诸希矜宥!有些异常热心的人,如果不给我一点什么帮助,一定不肯走开,即使走开也一定不会愉快。
我为使他愉快起见,口虽不渴也要请他倒过一杯水来,自己做“扶起娇无力”
状。有些道貌岸然的朋友,看见我就要脱离苦海,不免悟出许多佛门大道理,脸上愈发严重,一言不发,愁眉苦脸。对于这朋友
我将来特别要借重,因为我想他于探病之外还适于守尸。
从这些细节与以及书中的内容,我们就能感觉到作者是一个非常懂得为人处事之道,善于发现生活的人情世故。
整本书的故事的确像书名一样,《于是生活像极了生活》,写出他对生活的一种睿智,一种洒脱,一种超然的人生价值观,真得值得我们去看这本书,它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最真实的生活家。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8e0b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