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方纯正、许培斌编著的《东山方言音韵字典·前言》写道:“东山方言,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唐初开漳以来古中原‘河洛话’原音,语言专家因称之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揭示了东山方言的主要渊源、根据、研究价值。
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西晋五胡乱华开始,北方的汉人大举南迁,其中最主要的移居地区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境内。迁徙的时间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南梁,主要定居于闽北;第二次在初唐,主要定居于闽南;第三次在五代,主要定居于闽东。“中原汉人三次入闽之后,闽方言便都定型了。”(李如龙《福建方言》)
最大规模从北方迁徙入闽是在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征闽。
《东山县志》记载:“唐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初九,置漳州,下设漳浦县和怀恩县,东山属怀恩县。”那时东山岛已经迁入大量北方移民。《东山县志》又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怀恩县并入漳浦县,东山随之隶属漳浦县。”“宋建隆元年,东山境内设张塘、后林、东坑、磁窑4铺,归临水驿管辖。”“建炎元年(1127年)东山磁窑村一姓孟者建造8个陶瓷窑,雇工烧制碗、盘、茶具、酒具等磁器,远销外地。”“元至元中期,东山岛东北隅(今铜山古城东门附近),有金、丁、马、鉄4姓20余户聚居业渔。”
县志的这些记载说明:(一)唐代初期,东山就已经有大量北方南迁的居民。(二)明确了居民的分布。(三)铜山古城建立之前,位于东北的铜山(今铜陵)人口稀少,仅东坑和东门住着少量居民,远不如其它被称为“五都”的乡镇发达。
铜山人口后来迅速发展的历史机制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铜山古城建立7年之后,朝廷调兴化府的官兵驻守铜山,并允许随带家属。这可以认为是东山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迁入。而这一次的迁入地非常集中,只迁入作为抗倭水寨的铜山古城(今铜陵镇)。从此,铜山军民杂居,繁衍至今600多年。
而兴化府的居民本来就是从中原迁入,大规模迁入铜山这一次可以称为“再南迁”。所以,不管是建立铜山古城之前直接由中原南迁的“五都”人氏,还是铜山古城建立之后从兴化府调入的铜山人氏,源头都是来自中原,主要是河南省固始县。
毫无疑问,有人类居住就有借以沟通的语言。南迁不仅带来了姓氏的播延和各种文化的植入,同时也带入了中原语言,经过六朝隋唐宋明的更迭,逐渐形成了闽南的地方方言,这就是闽南语的由来,确切地说,闽南语其实就是上古汉语。
东山方言属于闽南话的一个分支,因而也就具备了这一属性。
我们从东山岛城乡的姓氏郡望就可以追溯到各个姓氏的渊源。如陈氏“颍川”、黄氏“江夏”、林氏“西河”、孙氏“乐安”、高氏“渤海”、许氏“高阳”......当我们查阅本县各个姓氏族谱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载明来源于河南省固始县等。唐宋时期,他们比较集中居住于“五都”,也有少数居住铜山。
然而,语言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东山方言与闽南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有深远的原因。
考古学家已经证实东山岛通往台湾澎湖之间,古时候曾经有一条“海峡陆桥”,中外学者一致把它命名为“东山陆桥”。学者并从东山现存的多处岩画、发现的史前人类肱骨化石、旧石器时代兵器工具等化石,证明史前东山岛就有先民在此生存、生产、生活。并指出东山岛的先民是南岛语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南迁之前,东山岛上已经有了一些居民。那时的语言是什么模样已经不得而知。但肯定会对以后东山方言的形成起深刻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考古学家的上述研究成果、县志的简单记录、东山的姓氏源流、各个家族的族谱、语言现象做出明确的判断。
可以认为,南迁的居民带来了中原文化中最重要的载体——语言,并与岛上的先民方言互相融合,又与周边粤东、闽南各地语言互相渗透,形成了完整的东山方言。但不管如何融合和渗透,从古到今无可改易的是,“河洛话”的很多原音被顽强地保留了下来。
由于“五都”居民的来源与铜山居民的来源不同,因而至今东山县境内,铜陵的方言与其它各乡镇的方言有所差异。
具体分析东山方言与古汉语的关系,还可以从许多词汇得到证实。如,上面说的“肱骨”,东山话至今就叫“肱骨”;再如至今河南省固始县方言很多与东山方言完全相同,如生孩子叫“落月”,太阳叫“日头”,麻疹叫“出豆子”,吸烟叫“吃烟”,客人叫“人客”,台风叫“风台”……印证了东山方言与中原“河洛话”的密切关系。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谈起福建方言时曾经写道:“如果说赣语像刀,客家话像圈子,那么闽语就像是石头,而且是活化石”。东山方言的形态是很古老的,老得有时候你会觉得东山人说话简直就是在说古汉语:你叫汝,他叫伊,吃叫食,走叫行,脸叫面,黑叫乌,锅叫鼎,绳叫索,图章叫印,房子叫厝,棉袄叫裘。“当两个福建人相互询问“食糜未”(喝过粥没有)或“有伫无”(在不在家)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进了时间隧道?”
笔者最近到湄洲岛寻访,与接待我们的当地导游员小周交谈,讲到莆仙话与东山方言的关系,都认为两地很多语言元素、用词习惯都是一样的,只是声调变异或拼音相近的差别。比如,这里在日常交际中称呼人名都不称全称,只取末字直呼“阿川”、“阿斌”、“阿文”、“阿山”;亲属称谓也叫“阿爸”、“阿兄”等等,与东山习惯完全相同。小周说,你们是东山人,只要在莆仙地区生活两个月就完全可以说流利的莆仙话了。
著名语言学家、厦大中文系教授黄典诚指出,从隋朝开始,就有一种《切韵》的语言系统遗传下来。东山方言从民国初期开始在私塾教学中通用的正是采用切韵的拼读方式,私塾的教材除了经、史、子、集和诗词读物外,语言课本就是相当于切韵的《雅俗通十五音》。
总之,东山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精髓,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语音、词汇,而且它曾经还是唐朝通用的官话,这是国内外语言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因而,称东山话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是有充分根据的。
东山方言属于闽南话的分支,而自身又具有显著的特点。其特点就是:极其完整、丰富、表现力极强。
一、韵母、声母严格完整,有19个声母和45个韵母。
二、采用“反切”拼读,事实上是运用隋朝以来的“切韵”。
三、声调多至7个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比如今4个调的普通话更具丰富的表现力。
四、区分“文读音”和“白读音”。
五、表现力十分丰富、准确、极具趣味性。
六、连续变调和加韵尾,表达完全不同的字义、词义。
七、有独特的语法特点,如词尾“仔”、“有”与“无”的多种运用、比较句、程度补语的活用等等。
这些特点在俚语、俗语、谚语、歌谣等显示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很多动词的运用,十分细微,可以清楚地区别动作的各种性状。比如用手打人的动作、用脚踢人的动作、吃的动作等。这是普通话所无法比拟的。
日本语言学家中嶋幹起著作《闽语东山岛方言基础语汇集》,1977年在东京外国语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出版。这曾经引起研究东山方言的学者极大的惊异。东山岛只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边陲岛屿,地理位置并不显著;东山县的行政从属只是一个不大的县;东山岛方言只是闽南语的一种。为什么一位日本语言学者,在研究语言的学术活动中,选择了东山岛方言?作者在《前言》中说:“《闽语东山岛方言基础语汇》的研究,将成为我开启中国方言研究之门的奠基之作。”
2015年,闽南师大承接国家语委调查中国语言资源课题中,关于闽南话方言调查,选择了东山县铜陵方言作为音像录制对象。
经过几个月的草根采集,在东山县电视台录制了完整的音像资料,存入国家语委数据库。
只能说,这些,正表明了东山方言影响力之深远及其语言学地位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