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达利欧
篇目:第169-234页
感 想:
001 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设置要合理,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无法实现,太低没有挑战,没有意义。并且要明确目标与欲望的区别。
目标是我们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想要但会阻止我们实现目标的东西。
今年的读书目标是50本书,简书日更,哪怕是垃圾文也要先写。欲望则是不学习,不需要去完成这些事,只要沉沦当下就好。所以为了让自己不成为那样的人,就好好读完这50本书先,从写垃圾文开始。
002 认识自己的两大障碍
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的障碍是人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01 自我意识障碍,指你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两个你”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
当你听到不同意见时,首先反应是别人不认同你。这时,较低层次的你就会控制较高层次的你。
02 思维盲点障碍,所谓思维盲点,即你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你准确看待事物。
有人指出我自以为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回击,我什么时候自以为是了?过后想想,拒绝听到他后面举自以为是的例。其实,这更坚定了他认为我自以为是的想法,也更坚定自己不自以为是的想法。如果再谈下去,只会惹得双方发怒。
003头脑极度开放
诚恳的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因为相比知道的东西而言,“不知道”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是对的,不让自己看到其实存在更好的选择。害怕自己的决定受到挑战。
004头脑开放不是盲从
当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时,很可能有一个人是错的,那就要在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中,弄清楚谁是对的,并决定该怎么做,而不是让对方相信你是对的。头脑开放需要学会接受其他人的观点,但也要坚定。
比如,两个人去到游乐场,一个人想去玩“遨游太空”,提议一起玩。但另一个人心理害怕,却并没有表达分歧,结果,让自己害怕。
005练习头脑开放
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事,只有你不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错了。一定要客观,虽然有可能你是对的。
我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亲人认为可以把孩子放在老家,这样我有更多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应该坚持己见。在这种情况下,让我认为是不是我真的错了。或许放在老人身边更好。于是,妥协。
但是视频中听到孩子说“妈妈走了,爸爸走了,哥哥也走了”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已经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这比起自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来说,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