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孤岛,〈孤岛〉》/李浩然啊李浩然

网图

同一篇文章里,如老李这样能如鱼得水般驾驭人称转换,怕是一般人不敢尝试的,这技巧看得人瞪目结舌。文字汇成一帧一帧似乎破碎但却连贯的影像,给人强烈的冲击感。所以,我将推荐语改为解读,实在是因为被作者的文思震撼。当然,每个人解读不一定一样。

小说三重结构,相互映射。突显人性中三种孤独。作者以三个章节设置了三个时空转换,这三个情节分别独立却又相互关联:

第一章节里,一个陌生人以送外卖的借口闯入作者马小束的家,用枪指着马小束听他的传奇故事。而他讲述的故事光怪离奇,他曾经是名海员,被同类逼迫跳海。万幸借助一块浮木漂泊到一个海中的小岛(这块浮木的来历是个细节,正因为这个细节,使得故事真实感十足。)在岛上,曾经居住着一个大作家和一只黑猩猩,而海员上岛的那天,正是大作家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在这个章节里,埋下无数伏笔为后面的内容做了千丝万缕的铺垫。而这一章的结尾,却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海员在确定马小束会为他的经历写一部小说的时候,开枪自尽,将自己无法摆脱的、被人遗忘的孤独埋葬在一颗子弹里。

第二章节里,马小束的情人朱丽出场。作者为我们解开第一个伏笔,朱丽的丈夫老孟或许就是类似第一章节那个海员的人。这个章节最大的亮点是以第二人称视角,更真实塑造了一个游走市井、漂浮不定的马小束,和想为丈夫守住贞洁却又挣扎在残酷现实和欲望里的朱丽。两个人因为寂寞或者孤独,渴望以肉体的满足来填充灵魂的那部分空虚,直到老孟失踪之前最后一次打给马小束的电话里,以一张自己与朱丽的结婚照作为视频通话结束的定格。

第三章节,以魔幻手法处理。从黑猩猩的视角深化孤独的涵义。黑猩猩和大作家曾经朝夕相处在一个孤岛上(这个孤岛,就是第一章节里那个海员死里逃生后登陆的地方,这里呼应了前面的设定),却因为物种不同,相互之间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无奈的孤独。后来它被锁进动物园里,一次从围观它的游客中,它看到了马小束。它与马小束在双目交会的那一刻似乎有个灵魂的置换。这一刻,也让读者感受到,无论是黑猩猩还是马小束,始终都摆脱不了无法与他人沟通和展示自我的孤独。我们引申这个意义,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因为三观不同始终有着隔阂,而不被理解的这一面,就是无休止的孤独。

总得来说,这是一篇空间特别大的、文学性很强的作品。老李以其智慧的光芒、丰富的设想和细腻独特的文笔,诠释了孤独的特性。我还觉得这篇小说,若要反过来,倒着去看,也未尝不可。

原文地址:孤岛,《孤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承诺: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后发《特区文学》杂志。 一 这是个星期天的下午,从凌晨开始的这场雨还在持续。我...
    李浩然来了阅读 11,457评论 68 318
  • 生存机器最初是作为基因的贮藏器而存在的。它们的作用是消极的——仅仅是作为保护壁使基因得以抵御其敌手所发动的化学战以...
    AKE训练营阅读 4,179评论 0 1
  • 大历史,小世界 徐彬、于秀秀、刘晓婷译 第1章 关于宇宙,我们了解多少? 你可曾想过,如何从头开始讲宇宙的故事?科...
    binich阅读 4,509评论 0 1
  • 一.在作决定的时候,你必须意识到自己此刻需要意志力。否则,大脑总会默认选择最简单的。 心理学家知道,大部分人作决定...
    五戒阅读 4,729评论 0 1
  • 梁言相劝: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今天我们开始“教育篇”的学习,第一...
    梁言相劝阅读 4,055评论 0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