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不知道社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无法预测什么行业或者哪个职业会走向消亡,经历了疫情的洗礼,来到了现在被称为的“后疫情时代”,小到个体的思想、大到城市的发展变革、国家的政策导向,都经历了一场大的考验,也重构了很多新的格局和认知。
作为个体,能在这种变化中找到属于的价值,以及可以展示价值的平台,尤为重要。
何为价值?
我一直认为,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瞧不上的工作,别人可能比你赚得多,活得好,一个人的认知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里,为什么现在很多职场人过得很痛苦,早出晚归,机械单调呢?
因为你的眼睛只盯着工作本身,至于这份工作的相关以及延伸,没有任何考虑和了解,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最先受害的肯定是“螺丝钉”的工作,因为你只是别人工作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任何一项制度的发布、一个项目的启动和完成、一个产品从生产到卖到客户手中,都是一套系统的严密的流程,当然你入职某个岗位后,没有人有时间有心情去跟你把这些讲到,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去领悟和总结。
在整个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是什么?个人处在哪个环节?要非常清楚,在后续的工作中,积极储备知识、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转移到核心的环节。
价值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价值的努力,远远比不上高价值的坚持。
2021年在证券市场,大多数机构给出的总结是“结构性牛市”,同样类比到职业发展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市场轮动频率高,这几个月快速发展的行业,不见得下个月依然如此。
所以面对这样多变的市场,我们想要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给大家几个小的建议:
1、个人乃至家庭的风险意识加强
经常看新闻的人会知道,这一两年“房贷断供”的人群逐渐增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房贷过高,无法持续,一旦职业上发生点变化,很难在短时间调整过来,不得不接受现实。
过于明显的超前消费我不太鼓励,房贷的压力一定是在家庭保留一定的储备金的基础上去选择的,很多人喜欢跟身边的同事去对比 ,他能住大房子,我怎么不能呢?东拼西凑付完首付,承担超额的房贷,无法保证生活质量。殊不知,别人可能比你赚得多,也有可能上一辈给他的积蓄很丰盛。
过好生活的前提是跟自己的过去比,不要轻易的跟别人比,跟别人比,大家肯定有这种感觉:怎么我就没他有钱呢?
在金钱上风险意识要有,同样,面对工作机会,也有风险意识,公司规模、领导风格、考核要求都要纳入自己的判断维度,工资涨两千,不顾三七二十一,去了,发现不对劲,原来考核如此之严,虽说涨了两千,最后还不够扣的,浪费一个时间和时机,职业发展不仅仅只看你做了什么工作,更要看你在每一个阶段的选择是不是具备前瞻性?
2、对工作不要寄于过多的个人情感
职场是一个价值交换的地方,这很现实,付出太多个人情感,容易受伤,公司对你的要求也是价值交换,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至于你加班到多晚,这个不管,只要还是没解决问题,这个加班就是无效的。
另一种场景就是与同事的相处 ,当然我并不是说职场没有朋友,在我看来,只要同事还在职,千万不要袒露过多对别人的不好的评价,因为迟早会传到当事人的耳中,这是经验之谈,当然如果同事间相处的确实不错,这种情感的加温,我觉得放到离职之后,如果离职之后,你们还能相互信任,不需要依靠公司这个平台的黏性,说明你们确实达到了朋友的阶段。
3、不要轻易全职创业
创业成功要付出的辛苦比干一份工作要多得多,而且不仅是辛苦,成功的基础更多的靠的是资源,社会上都是鼓吹创业的这种言论,要有辨别性态度去看待,很多新闻或者评论,只写了让你看到的内容,还有很多是没写的,你并不清楚。
查阅这些知名的企业家的个人经历,真正白手起家,从一个职场人积累,不依靠殷实的家庭资源,就能成功的,比例微乎其微,这样说也并不是对创业抱有胆怯心理,只是说,在创业之前,你的资源和能力有没有积累到位,这是很重要的。
在职场上都没有做的优秀的人,创业做成功的概率不大。
4、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跨界组合的能力或经验
终身学习,是一种对未来保持谦逊的态度,也是一个人保持优秀的习惯。
这里所讲的学习,不是随便看几本书,学习几门课,没有规划和系统的学习是很难有产出的,今天看看历史书,明天看看心理学,这只能算作消遣,不能称作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在职场中有价值的学习,一定是基于问题解决和未来发展储备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功利性的,是需要专项突破的,不是走马观花。
我个人是这样操作的,比如我今年上半年需要学习心理学,第一步,我会从网上搜集心理学推荐入门书籍,买回来,详细读完,即使不懂的,也坚持看完;第二步,看视频,各大主流网站,看相关牛人的解读,形成惯性和感受;第三步,坚持输出,比如,结合日常的生活场景和学习到的零散知识,写出来或者说出来。第四步,付费系统学习一门标准化的课程,把自身的经验和 知识体系全面贯通。
这是适合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只要记住,终身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不是娱乐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