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其散文也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但事实上苏东坡的一生,并无惊天动地之举,也没有一本像《三国演义》一样的通俗小说去讲述他的故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虽写的美,但毕竟受众不广,故而他在民间的形象是模糊的。我们希望更多人对苏东坡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唐宋八大家”,而是去认识他,了解他,喜欢他,进而从他的故事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公元1061年冬天,26岁的苏轼去陕西凤翔做判官,这是他高中进士后第一次担任公职。他的弟弟苏辙送他去赴任,从汴京一直送到了郑州。
离别数日后,弟弟给哥哥寄了一首伤感的怀旧诗: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苏轼随即和诗一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东坡飘忽不定的人生,恰似雪泥鸿爪,前路漫漫未可知,只管顺适自然,潇洒处之。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这本是对弟弟的劝勉,却在无意间框定了他自己的余生。
苏东坡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的身上自带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无论走到何处,围绕着他的新鲜事总是层出不穷。
他是无与伦比的诗人、书法家、画家、散文家;他是善良的法官,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是悲天悯人的医生,是引领时尚的达人;他是皇帝的秘书和老师,他也和道士、僧人、农夫做朋友;他研究如何酿酒、烧菜、炼丹、养生,他也懂得如何建造工程……
他就像一棵挺立的大树,向着生命各个可能的方向伸展枝干,探索成长的乐趣,吸收天地的养分。可以说,他是中华五千年唯一一个堪称全才的人。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赫然在列,而且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世界报》的副主编说:“苏东坡入选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是的,苏东坡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妥协,他的浩然正气,已深入骨髓,“无可救药”。甚至在刚刚死里逃生,风雨飘摇之际,他还写信给朋友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东坡的确无愧于千年英雄。
然而这个“英雄”的称号于大多数人看来还是有些怪怪的。
但是,苏东坡所在的年代,恰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士大夫活跃在政治舞台,国家的统治还算稳固,皇帝和大臣也无意于开疆拓土。所以,东坡即使天纵英才,也没有机会像诸葛亮一样,运筹帷幄,匡扶天下。当金国的铁骑踏破北宋的国门时,苏东坡已过世二十余年,所以,他也没有机会像岳飞一样,力挽狂澜,精忠报国。
最后引用一下王士祯的话:“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