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夕,我准备在学校多逗留几天。原因是要毕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与朋友相见。
但是妈妈却希望我能赶快回家:“闺女,你赶紧回来吧,在那有什么可呆的,你要是能早点儿回来,咱们家的百合还开着呢。”
我妈不是那种会给自己买花的人,尤其是只能在水里放几天的花。一问才知道是邻居送的,而且是一大束。既然不买花,我家自然也不会有花瓶了。谁知邻居直接连花瓶一块送来的,等花凋谢了再把花瓶还回去。
邻居真的太贴心了。
即便我妈那样说,我还是没有心动。在我心里百合哪有同学重要,百合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再看到,自己也有可能买,但朋友见面是个未知数。
即便如此,还是跟我妈视频看了一下。
不看还好,一看就开始内疚自己在学校逗留的过久。
我家是平房,并且面积不大。爸妈趁着天气凉快给我把阁楼收拾了一下,弄的很温馨,是一间属于我的屋子。
在客厅中间一抬头就能看到阁楼的窗户,当然也能大致看清整体布局。我就是透过那扇窗户看到摆在阁楼地板上的那束百合的。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放在那,那上也没人住。我妈答曰,因为花很香,放在上面放放香味儿,等我回去说不准还能闻到呢。
我不是不能理解她对我的爱,只是当时更希望她能把花放在客厅,放在她和我爸总是在的地方。
这就是妈妈的爱,无论有什么东西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就算孩子无法当时受益,也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沾上光。
但现在的我,更希望她能多考虑一下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开始理解妈妈对我的爱了。出去买衣服,一件衫二三百,她舍不得,要去买五十一件的。但是当我看中并且穿着还好时,她就要跟店主谈价格了。即便最后花两百买下来,她也愿意。
两百买一件我穿的衫,能买四件她穿的。
这种现象到了现在依然还有,只是我都会尽量避免。我会用我知道的各种理由说服她买质量好的衣服,而不只是给我买。
我也曾想过等我挣钱以后就给妈妈买更好的衣服,可是真的工作了才发现,刚开始工作的我可能都没法花钱给自己买一件衣服,更不要说给妈妈买更好的了。
只有当真的发现了其中的不容易,才会真的感恩。
还有一件事,懊悔的感觉特别强烈,每次想起来都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
那是还在小学的时候,妈妈买了一双凉鞋。她非常舍不得,总是犹豫。在我的劝说下,她狠了狠心才买回家。
可是回家再试的时候发现鞋面的装饰有一个非常歪。妈妈自然非常不开心,但她并不是生气。她在心疼,心疼花了钱却买了一双坏鞋。去换也不是不可能,就是有点远。但当天逛街已经很累了,无论是我还是妈妈都不想动了。可是我妈的性格却是必须马上去换才能平复心情的那种。
我嫌妈妈总是在那说很烦,就说了一句话。现在我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但是妈妈的表情却让我在多年后都能想起。那该是多伤心,自己的心情孩子竟一点儿不理解。哪怕那时我愿意和她一块去换,就算再累她也不会伤心的。
可是我们对于父母的爱,总是明白的太晚,回报的太迟。
当那件事的记忆被勾起后,每次提到关于母亲、母爱的话题,它总是会出现在我的脑海。而懊悔的心情从未因时间流逝和自己做的补偿而减少半分。
再看看现在的我们呢?
现在的我们动不动就说父母不理解自己,哪哪都受限制,尤其是在钱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总是用时代不同这个词来反驳他们,钱就是用来花的。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限制我们花钱。
如果你每个月给父母的钱足够多,在此基础上自己还能过上高开销的生活,他们还会限制你吗?他们还会嫌你买的衣服贵,下馆子吃饭贵吗?
就算他们觉得贵,也不会阻拦,最多是让你知道节俭。因为他们知道你现在有能力过那样的生活。
但是现在的我们又有几人做到了呢?
可能很多人工作几年了还要靠父母接济呢。
所以,当再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时,先反思一下,当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时,我们的做法又能得几分呢?我们有没有给他们安全感?有没有给他们我们能过好感觉呢?
欲要别人理解自己,必要先去理解他人。
一束百合,我能看出母亲对我的思念与爱。虽然母亲对孩子的爱我还无法体会,但是自己收到的温暖都是实打实暖在心里的。
还好,我现在知道了父母对我的爱有多不容易。更好的是,我真的开始感恩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了。
现在,我只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多考虑自己一点点,哪怕是花几块钱去买一支自己心爱的花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