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窗户吹进来的风散去了暑热,带着夜晚特有的清凉,让人莫名心安。桃子躺在身边安睡着,小小的身体微微蜷缩,温热的小脚丫蹬在我的腿上,双手交叠在身前,手指偶尔抖动一下,随即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光是听着就觉得她睡得很舒服。
前天,桃子上呼吸道感染发起热来。但体温并未超过38.5,不好吃退烧药,想物理降温,又担心影响她睡眠和恢复,只能严密监控体温和她的反应。躺在她身边,听着她急促的呼吸声,感受着她手心脚心传来的燥热,心也跟着提得老高。直到反复确认温度降下来了,才略安心的睡着。所以今夜听着她绵长的呼吸,只觉得满足又幸福。
有了孩子以后,整夜睡眠已经成了遥远的梦境中的神话。夜奶、换尿布、盖被子、梦中惊醒大哭、鼻塞大哭、长疙瘩痒痒大哭、月光太亮半夜坐起来哭、白天太累晚上兴奋的大哭、阳光太亮睡不着烦躁哭……好好睡一个安稳觉真是需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不过和之前一个响屁就惊醒的情况比,如今的“夜起三次郎”已然让我倍感安慰了。无数个被哼唧搅得稀碎的夜晚,无数个崩溃边缘,无数次举起来准备拍上她屁股的魔掌,却又一次次被“天使睡容大法”治愈。看着她安睡的小脸,只觉得幸福感爆棚,之前那个暴躁的、心理阴暗的妈妈一定不是我。尤其若是她生过一场小病,更是只盼她健康平安,其他都好说,就算折腾又能折腾几年呢。
所谓的折腾与不折腾,其实只和父母本身的承受能力相关。而我恰是物理劳累抵抗力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那种玻璃心老妈子,所以对于夜奶、分离焦虑的抱抱都坦然接受,反倒是一提起孩子的未来就忧心不已,尤其是在我认可那句“你希望她是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是什么样的人”这一理论面前。我有什么?能给她什么?越是自我反思,越是忐忑不安。自己尚且各种缺憾,如何能让小桃子圆圆满满?
夙夜忧叹,终于安慰自己:反正你也教养不出那种自律能力超强,又惊才艳艳、八面玲珑的女强文中的女主角,且放轻松吧!也只能尽力帮助她养成些好习惯,比如吃早餐、早睡、喝水、青菜水果、看书、大笑、友好、勤劳……这些我们的父母辈教给我们的曾经弃之如敝履的陈词滥调、现在奉若神明的至简大道。虽然也不知道在桃子她们那个年代是否依然适用,毕竟那个时候可能科技发达到永生都不是梦了,那么我们这些养生、珍惜时光之类的理论也就确实没什么价值了。
若要说有什么盼望,思来想去,竟然是希望她能善于遗忘,能遗忘伤痛也能遗忘美好,愿意在任何境况下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就算拥有了永生之力,也能在心里轻装前行。任时光老去,依然有颗孩童之心,快乐、好奇、充满希望。好吧,就是俗称没心没肺。可没心没肺的人,通常都幸福的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