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满分五星)
本书算是两个作者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一个解读,通过哲学家和青年人对话的形式,着重讨论了如何看待自我和人际关系,考虑到中日文化中的共性(作者是日本人),对我们而言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类似的社会结构都让我们处在一个集体思维更兴盛的环境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与他人的边界往往是模糊的,这也是很多人痛苦的原因,我们想照顾好家人的感受,又为家人类似催婚的种种关心而痛苦,可实际上我们对家人感受的照顾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冒犯着他们的心理边界,这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划清了边界就不是谁都被允许进入,必然就会有人讨厌我们,但是这是我们主动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能得到更有价值的喜欢。
如果没有读过阿德勒的相关作品,以本书作为入门书来说还很不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本书的观念与阿德勒的还是不完全相同,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一些阿德勒的观念,本书更强调了他关于个人经验解读对自身的影响,当然经过很深入的案例分析后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感受到一种人生振奋感,因为和弗洛伊德倾向宿命论的观点不同,这本书给了每个人一个心理上改变自己的开关,如果你正感到对自己失望,或者正处在低潮期,有着想与世界隔绝的想法,那么读读这本书,你或许能看到光。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为什么我们会痛苦。实际上这部分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也叫做ABC疗法,我们经历的事情是A,产生的反应是C,而C的出现并不完全是因为A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你的认识、理解B,也就是说你的感受、反应更大程度上是由你的理解决定的,一个人感叹婚姻痛苦往往是他选择了痛苦,比如沟通中他之所以不愿意倾听,因为他默认的观念把战胜对方放在了维护关系之上;为什么有的人走在街上会对别人的反应感到紧张,因为他的认识总是把别人的行为投向自己,有人笑了,他想的是在嘲笑他,接着他的身体开始收紧,蜷缩,整个人越来越没有自信,而实际上这一切都始自他认为别人在嘲笑他。
二、这种认知模式新的形成。本书承接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内容,提出我们之所以会形成那些对事情不合理的认识,在我的理解中这根本的原因在于人际关系和自卑心理的影响,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投射到外界、人际关系中去时,没有一个稳定的内在价值标准,我们就很容易走进自卑的怪圈,因为用外在的标准衡量自我时,我们很容易陷入固化思维,认为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类似很多人把人生比作赛跑,终点处有成功就有失败,而跑步的快慢在这种假设中是早已固定的。
三、我们该怎么办。书中提出的方法是学会找到自己与别人的边界,当你明白哪些事情是他人必须自己做的,哪些是你必须做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开始找到正确对待自我的方向,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对自我的怀疑,因为认识到别人责任的第一步是要学会放弃干涉别人,这意味着很多过去我们认为是帮助的行为,都将被否定,这会与我们一些原生的观念相冲突,但实际上这才是好的变化,因为当你接受这种变化后会认识到,这时你再想帮助别人往往是因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某种责任或者义务,而你也能学会面对自己的无助和他人无止境的索求。
但是书中对观念改变的方法讲得还是比较少,我想要补充一下开篇我说到的认知行为疗法,如果你在路上或者舞台上因为别人的笑声而感到紧张,第一步要做的是深呼吸一下,第二步开始思考一下这个笑声是我认为在嘲笑我,还是说仅仅是个笑声,如果并不是在嘲笑我,我感到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真的是在嘲笑我,那么我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我下一次该怎么做。认知行为疗法的本质就是认识我们的情感本身,这个过程会调动我们自己的前额叶皮质的活动,抑制杏仁核的活跃程度,也就可以有效控制很多不必要的生理反应,久而久之,某些不良的条件反射间的联系就会断开,我们也就有了掌控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