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开幕。大会旨在从战略、产业和技术三个维度,聚焦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研究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趋势,探讨前沿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无论是规模还是规格都备受国际瞩目。
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热门行业的掩映下,网络安全行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有连接的地方就必然有漏洞;有网络的地方就可能有黑客!”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正是我们在享受“永远在线”、“万物互联”、“数字生活”的便利之时难以归避的现实风险。
这样的风险一旦成为真实存在,后果恐将远超我们的认知和想象:不仅将造成成真金白银的损失;而且被窃取的个人隐私有可能变成让人言听既从的软肋和把柄,令人沦为网络玩偶和人形猪狗,永无休止地被讹诈、被控制,彻底丧失人格自由;站在国家政权和社会安定的维度,还有可能被国际敌对势力和恐怖组织利用,进行包括窃取国家机密、实施网络攻击在内的策应、破坏、颠覆活动……对此,早已有影视剧题材进行过生动详细的艺术表现。例如:英美合拍的系列热播电视剧《黑镜》第三季中的剧集《闭嘴跳舞》,看过之后着实令人有种如履薄冰、触目惊心的恐惧感。
1、仅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当今全球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
早在2015年初,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Inga Beale表示,网络犯罪每年给全球企业造成的损失高达4000亿美元。几个月后,Juniper Research发布报告,指出到2015年网络犯罪将对企业造成超过2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的分析研判则更为严峻:2015年由于网络犯罪,将会有3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遭到摧毁。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人类科技进步发展过程,本就是一个与邪恶势力的破坏活动形影相随针对各种问题和漏洞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过程。历史经验早就科学理性地告诉我们,想要一劳永逸地实现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科技安全、消除所有科技应用当中存在的陋弊,仅仅只能是人类永远无法实现的美好祈盼而己。
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邪不压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如,有邪恶的“黑帽黑客”为害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正义的“白帽黑客”出现;网络中有漏洞和陷阱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网络防火墙种“补丁”会来发挥抵御作用。这种反复的角逐和争夺,如同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不可或缺的网络安全产业。
2、全球网络安全产业的投资与并购,出现日益活跃的趋势和潮流:
随着科技产业向云端迁移,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其信息安全系统中存在潜在的问题和漏洞。此外,伴随国家政权的监管模式变化迭代,已经开始主动承担与复杂网络犯罪进行现实斗争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对此的响应,许多有实力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正在逐步增加对网络安全项目的研发支出和投资并购力度。这些因素推动着全球网络安全成为整个IT投资与并购领域最具活力的分支之一。
据CB Insights统计,自2014年以来,截至本年度7月中旬,全球网络安全行业的风险投资数量已经达到2915起,披露投资总额达329.5亿美元。从上述数据还可以看出,该行业的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2018年的投资数量617起,投资额70.8亿美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了40%和123%。
另据Lincoln International最新发布的报告,全球私募资本在网络安全大市场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活跃度。由该机构数据可见,2018年全球私募资本在网络安全行业的投资数量117起,投资额177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1%和37%。
与此同时,全球网络安全市场的并购同样保持了活跃态势。2018年全球范围的并购数量283起,并购交易额497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6%和68%,达到历史新高(2016年数据高企主要来自戴尔对数据存储与服务商EMC的670亿美元并购)。而在2019年上半年,并购数量已经达到105起,并购交易额达到209亿美元。网络安全行业并购数量在整个IT领域的比例从2018年的5.4%提升到2019年的5.5%,并购交易额则从5.7%增长到7.2%。创下新的记录。
3、从专利到资本——世界IT网络行业巨头争相进入网络安全领域:
对于动辄拥有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的科技巨头来说,具有洼地效应的用户平台亦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这些平台是全球数据与信息传播的枢纽;但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数据泄漏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漩涡。例如:Facebook在2018年9月前所未有的高达900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账户泄漏事故。直到上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才宣布 Facebook 达成协议,在同意为用户数据外泄支付50亿美元(约合344亿人民币)罚款后了结此案。《纽约时报》说,这将是迄今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对科技公司开出的最高罚单。可见,在巨大的技术漏洞和经营风险面前,对于网络安全这个重大项目,再大的技术研发和资本运作都是值得的。
事实上,这些伟大的公司确实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么做:据CB Insights 统计,包括 Facebook、亚马逊、微软、谷歌和苹果在内的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在近期已经累计向全球网络安全初创企业投资近25亿美元。
此外,这五大公司在全球网络安全技术与专利研发的力度方面在近几年一直是相当重视的。有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这五家公司在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总计达到530件。其中,微软公司以170件领先其他公司,其次是谷歌(111件)、亚马逊(100件)……只是,时刻准备、任劳任怨的“黑帽子”们,技术和作风都确实不容小觑,稍有差迟的公司,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4、中美领先全球网络安全独角兽:
资本的争相跟进也正在催生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独角兽。据CB Insights统计,截至2019年6月,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独角兽公司已经达到13家,占当前世界独角兽(393家)的比例为3%——可谓势头强劲!
由上述数据可见,在网络安全市场,美国与中国公司的发展最为迅速,并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美国公司9家、英国公司1家,中国的3家公司,有意从事网络数据行业的朋友不妨记下它们,分别是:奇安信集团(累计融资8.64亿美元,估值25亿美元)、第四范式(4Paradigm,融资1.45亿美元,估值12亿美元)、同盾科技(融资2.36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都进入了独角兽榜单前10位。
安全,永远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或却的需求——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信息世界里,这一点却是毫无疑问的一样!正因如此,无论是站在国家民族层面、社会公众层面、企业单位层面、亦或是公民个体层面,忠贞不渝、坚定不移、毫无畏惧、自觉自愿地将维护和捍卫网络安全作为常识和信仰予以笃定!但在网络安全的战争中,不可避免在某些特定时空和阶段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人沮丧的特殊情况。不管是科技巨头、创业公司,还是将不断接入云端和物联网的传统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都将在与网络安全问题看作关乎得失利害、生死存亡的战略领域,丝毫不能懈怠。“我命由我不由人”;牢牢地将命运的咽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机会在这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过程中,不断实现升级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