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在江湖漂——词的诞生史
>> 这些字你明明都认识,合起来却不知道在讲啥,你当然会觉得很难背。只有理解了词,懂得词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我们才能牢牢地记住它。
>> 诗歌江湖
>> 下面重点来了,其实这些大佬背后,大多都有同一个幕后推手——
音乐!
>> 诗经,古老的诗歌形式,里面的诗几乎都可以唱出来。
>> 楚辞,搭配的是楚地的音乐,也就是古时候湖南、湖北的民歌。
汉乐府,继承了前面的音乐,同时又收集了各地的民歌,是汉朝官方指定的流行歌曲。
这里要注意一下:
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唱。
>> 中原音乐。
>> 胡乐:胡乐是古代少数民族及外国音乐的统称,包括西凉、龟兹、高丽、天竺等地方的音乐。
>> 大概在隋唐时期,胡乐和中原音乐合体成功,诞生的联名款,叫作燕乐。
>> 在早期,乐工们直接用当时的名诗,搭配音乐演唱。据说在盛唐时期,民间就出现了按照音乐来填词的创作方式。
>> 文人的参与
文人的参与,会提高新兴文体的文学性、艺术性,而且文人本身的影响力也会让新兴文体传播得更广。
>> 词当然也不例外。
但词的真正崛起,还要到晚唐五代时期。
>> 《花间集》里的词是文人在吃吃喝喝的时候写的,很大一部分题材都是关于儿女情长和贵族公子的生活。
二、振兴词坛温庭筠
>> 他家祖上出过宰相,虽然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但也算是出身名门;
>> 温庭筠是唐初非著名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同时他本人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传说叉八次手即可完成文章,江湖人称温八叉。本来可以考上进士,但是他爱去青楼。
>> 考了几年进士没考上,后投靠太子李永,“宴游败度”吃喝玩乐,败坏法度。而当时陪太子游玩的正是温庭筠。
>> 京兆府,考第二也没中进士。
>> 不仅这次进士考试没考,连第二年京兆府的考试他也没去。面对科举失败,温庭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家缓缓。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温庭筠先是回了老家,之后又出门旅游了一阵,最后在长安的郊区闲居
>> 八年之后,温庭筠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他信心满满地去考试,可还是落榜了。
而宰相令狐绹就是他重点得罪的人。
>> 当时的皇帝很喜欢词,令狐绹就找温庭筠来给他代笔。但找代笔这事毕竟不光彩,所以他嘱咐温庭筠不要把这事说出去。
>> 人前人后,温庭筠经常说令狐绹的坏话,讥讽他不学无术,是中书堂内坐将军。
>> 令狐绹是那种爱记仇的人,于是他就跟皇帝说:“温庭筠是有才,但是人品太差,不应该让他中进士。
>> 朝廷自然是不能容忍这种事情,于是就把他赶出长安,打发到当时比较偏远的隋县。
>> 徐商当上了宰相,他又让温庭筠去做国子助教。>> 他的本意是显示公正,但是里面有好多讽刺社会现实、批判当权者的文章,这下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个杨收就把温庭筠贬到一个叫方城的地方,而温庭筠受此打击,不久就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