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读者梁先生说,前些日子,他帮朋友到济宁一家汽车4S店购买了一辆新车,按要求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4S店。回家后第三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一位女子操着南方口音自称是“济宁车管所的工作人员”,说按照国家政策,梁先生可以领取购车退还的税款。梁先生觉得奇怪,便问“车管所还有南方人?你是骗子吧?”对方便匆忙挂了电话。“恭喜您获得某某公司大奖,礼品即日送到,请你收货后付款”,连日来,很多市民不断向记者反映收到显示为“私人号码”的手机通话,内容无一例外为“中奖,送大礼”之类,而且电话内容一听就是机器语音,这些电话信息传达的内容首先可以肯定是虚假信息,那么又是谁泄露了我们的手机号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不少市民都有过手机号被泄露后遭遇骚扰的经历:有生了孩子后便频繁接到奶粉、早教之类短信及电话的,有在某处办了会员卡便频繁接到促销短信的,有在刚交了购房款就被家装公司盯上的…… 填写“联系方式要留心”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找到一名通讯行业业内人士,据该人士分析,这些垃圾广告短信或多或少跟手机号码泄露有关。现如今,人们的保护隐私意识逐渐增强,但除了办理银行账户、购房、购车这类正规渠道交代自己的手机号码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经意地泄露自己的手机号码,比如在商场、会馆等场所办理会员卡时,就会泄露像手机号码这样重要的个人信息,而这些场所没有健全的措施来保护顾客的个人信息,手机号码也会轻易被他人利用。
该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种现象是成为垃圾广告短信频频而至的原因。每逢商场、卖场以及其他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想要举行大型的打折、促销活动时,会利用一种手机短信群发软件,对所在区域的手机号码随机发送广告信息,以此来达到商家想要的活动效果。
如今,如何保护人们不再受垃圾信息的骚扰已进入很尴尬的境地,通讯行业没有执法权,垃圾信息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而屡屡得手。无论人们怎样刻意保护自己的手机号码,但垃圾广告信息仍会随机地流入手机。有人拿着客户信息在谋利
市民王先生2012年1月中旬终于拿到了新房钥匙,从拿到房子的第二天起,他就陆续接到了好几个陌生来电。“我们帮您家设计的图纸已经做好了,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来看看?”“我们过几天在小区开展建材展销会,欢迎您届时参加。”……王先生有些纳闷了,拿房的时候并没有给这些装饰公司和建材商家留下电话,他们究竟是怎么得到业主号码的呢?
和王先生有相同经历的业主还有不少,新房交付,陌生来电和短信紧跟而至。有装饰公司在电话中表示已经设计好图纸,业主可以去公司看看效果图,满意的话再商谈下一步的装修合作;也有各品牌的建材商发来短信,告知何时何地有建材优惠促销,邀请业主前往。刘女士说,新房拿到手的第二天,她第一次收到这样短信的时候就有点疑惑,“交房当天小区有很多商家在做宣传,每当有人让我留下联系方式时,我都拒绝了,那么对方是如何知道我手机号码的呢?”
一位装饰公司的设计师为记者揭了秘,电话都是从物业公司买来的。物业公司将新交房业主的手机号码分别“打包”,卖给有需要的装饰公司或建材商,最初价格普遍为1元每个号码,后期降到几毛钱一个。装饰公司或建材商之间关系好些的,也会互通号码。“有些物业公司管理非常严格,不管建材商和装饰公司如何公关,工作人员都不会将业主信息泄露,因为一旦被查出,即会受惩。而有些物业公司在这方面没有规定,或者管理松散,只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便将号码出售。”而装饰公司和建材商只需要花费很少的费用,便能得到一些针对性的客户,其中只要有人消费,购买号码所花的费用就补回来了。强迫他人接受信息也属侵权
面对垃圾短信、电话,除了无奈,市民又能怎么做呢?记者就这一问题咨询我市法律人士刘先生,刘先生说,未经本人同意而泄露或出售个人信息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若收到的垃圾广告短信涉嫌虚假违法等信息,当事人可追究发送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此记者咨询了相关通信运营商被告知,如果收到诈骗、垃圾和不良短信,市民除了可以通过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进行投诉和举报,还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不良和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及公安机关报警平台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