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饭老大
一、
早起,刷朋友圈,又发现了一些后半夜不睡的夜猫子。
而,这些夜猫子里,80%以上,都是新手妈妈。
回想起我做新手妈妈的那几年,夜里不睡也是常态。
每每都是兵荒马乱地忙了一整天,终于把孩子哄睡了,才总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想要上上网、逛逛淘宝、刷刷剧,哪里舍得睡觉?
要么就是半夜起来喂奶,一夜少说也要起两三次,娃一哭,自己就要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通操作,娃吃饱睡了,自己却睡意全无,黑眼圈越来越重。
想当年,姐也是打雷都打不醒、半夜被人从床上拽走都不会知道的睡神,当妈后,居然神奇地长了一双“狗耳朵”,娃哭一声,就立刻警醒。
其实,生娃后离奇长出来的,又何止一双“狗耳朵”?
为人女和为人母,绝对像是跨越了两个世界,得到了许多,失去的,更多……
二、
奶奶今年90多岁了,一生生了6个孩子。
以前,偶尔会听她念叨,说:“生孩子啊,孩儿奔生,娘奔死呦!”
那时年轻,不懂为人母的艰辛,总是笑着告诉奶奶:“现在医疗条件好了,生个孩子而已,死不了人的。”
直到自己做了母亲,才知道,“娘奔死”的真正含义。
虽然还活着,却好像已经死在了那间产房里。
从做了母亲的那一刻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那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
她饿了、哭了,她醒了、睡了,她拉了、尿了,她病了、笑了……
时间被她全部占领,小小的家也全都塞满了她的东西。
新手妈妈夜里睡不着,熬夜、刷剧,真得不是因为贪玩,而是太焦虑。
要在这满屋的婴幼儿用品中找回一些自己的影子,找回一丝与世界的链接,害怕与社会脱节,害怕从此以后别人只会叫你“XX的妈妈”。
我以前的房东,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高管,很好的大姐姐。
那年她34岁,不敢要孩子。
她见过太多女人因为生孩子,被公司边缘化。
休完三个月的产假回来,会发现自己的岗位已经被人顶替了,然后,被安排到一个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岗位,拿着饿不死的工资,没有上升空间。
仿佛成了一滴黑黝黝的沥青,被放进炉子里慢慢熬。
除非自己主动离开,否则,再也看不到希望。
房东所言不假,后来,我真得看到了很多一样的案例。
有个同样经历的妈妈跟我抱怨说,工作做得太没劲儿,憋屈,想干脆辞职回家带孩子算了,可是,她自己的妈妈又坚决反对。
她妈妈说:手心向上的日子,不好过!
三、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份工作,一个岗位,都会有岗前的教学和培训。
唯独“母亲”这个职位例外。
读书的日子太长,自己才走出校门没几年,就会被催着结婚,催着生孩子,回过神儿来的时候,怀里已经抱着一个软软的小生命了。
然后,就是生活的一地鸡毛和育儿的心酸血泪。
我家娃出生那段日子,老公正处于半失业的状态,收入微薄,每个月还要还5000元的房贷,入不敷出。
生娃后,三天开奶,胸部硬得像石头一样,涨得生疼,但奶水就是出不来。
找催乳师开奶,要200元。
为了省下那200块钱,我硬是咬牙忍着疼,自己拿热毛巾一遍遍热敷,一遍遍按摩,一点点把每一根乳腺疏通,只为我家闺女一口口粮。
月子里突然没奶,吓得我完全没了主意。哪里还会管什么减肥,什么身材,就是什么下奶吃什么,而且是猛吃。
出了月子时,我一个人的饭量可以顶三个男人,汤盆装的面条,一顿要吃两大盆!
那时,人们都夸孩子吃得好,胖乎乎很可爱,我却对着自己的一身肥膘肉出神。
孩子一岁之前,我一件几十元衣服都不舍得买,却经常开半个小时的车,去大型超市去给她买180元一包的花王纸尿裤。
奶粉总出事,就干脆母乳到了2岁……
有一次,作为手残党妈妈的本人,对照着网上的食谱,给我家闺女做了一只红烧鸡腿。
闺女吃得很开心,我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后,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小妹妹在评论里问我:姐姐,你为什么只做了一只鸡腿呀?你自己不吃吗?
那一瞬,眼圈儿红了。
不是因为吃不起,而是,忘记了。
在为人母的一年多里,早已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完完全全忘记了自己。
我只记得,宝宝的月龄到了,可以吃一些鸡肉了。却忘记,自己也很喜欢吃鸡腿。
原来,育儿是一个遗忘的过程。
遗忘了自己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忘了自己的梦想和野心。
四、
每个妈妈,在生娃以前,都有各自精彩的标签。
你可能是一个旅行达人;
可能是,一个职场精英;
可能是,一个小仙女……
可是,一旦成了妈妈,便就真得成了妈妈。
女人自然而然会分化成两拨。
一拨是没做妈妈的女人,她们聚在一起,会聊明星八卦、社会趣事,或一起购物,或拼命工作,生活有无限可能。
还有一拨是做了妈妈的女人,妈妈们聚在一起,绝对是一场灾难。别说三句话不离孩子,甚至见面第一句话就会说:“呦,几天没见,你家娃又胖乎儿了呢!好可爱!”
没做妈妈的女人,害怕跟做了妈妈的女人聊天,太无趣。
而做了妈妈的女人,也害怕跟没做妈妈的女人聊天,没办法分享和倾诉。
虽然我们摘掉了各自精彩的标签,甘心为了一个孩子回归生活,做一个平凡的妈妈,但是我们甘之如饴。
看着小家伙一天天长大,那种内心的满足感无可替代。
可是,生活的艺术,在于追求平衡。
孩子和家庭照顾得再好,也弥补不了事业缺失带来的遗憾。
冥冥之中,产房里似乎摆了一口棺材,孩子出生的同时,被迫葬送了妈妈们的理想。
但,我们希望,它们只是被寄放在了那里。
育儿三年,终于等到娃娃们长大入学,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我们,还要把理想再接回来。
我曾经以为,这辈子,也许就这样了吧。
可是,一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日本女医生吉田穗波带着三个孩子上哈佛,拿到哈弗学位的同时,她的第四个宝宝也出生了。这个超励志的妈妈的故事,早已在中国的网络上被宣传得很广泛,而,读过她自己写的这本书,才更能深刻得体会到她在追逐梦想时那股勇往直前的韧劲儿和狠劲儿。
吉田穗波医生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坚定的信念以外,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她超强的时间管控能力。
每天晚上9点入睡,早上3点钟起床学习,这样,她每天给自己赢得了3个小时专注学习的时间;
改乘更费时的公共交通工具去上班,是为了能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学习;
请家政和老公帮忙家务,把不一定非得自己做的事情外包出去,虽然要支付费用,却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她甚至把每天的时间细分到15分钟一个区间,做出表格,然后,把每一个表格都填满。
她之所以能够成功,绝对是因为,她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
五、
受了吉田穗波的启发,我开始了自己的时间管理之旅。
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早上就有了学习和写作的时间。
上了时间管理课程,并且获得了优秀学习标兵的荣誉。
每个月,每周,每天都列计划表,要事第一,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小说作者,我终于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安静的空间,去写故事,甚至一年码字200万+,比生娃以前写得还多。同时,获得丰厚的收入,再也不是手心向上的全职妈妈。
以前竟不知道,人生竟可以通过管理时间去改变。
很遗憾,没有更早得接触到时间管理的概念。
不过,我想,即便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时间管理,可能也会因为自己时间特充裕,而对这一套理论嗤之以鼻,扔进垃圾桶。
所以,它来得不早不晚,刚刚好。
就是因为没有时间,才更要去学时间管理,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好,因为,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
建议每一位妈妈都可以学一学时间管理,重新唤醒内心的理想,并且为之一步一步去努力。
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妈妈,更是自己!
我希望,不仅是孩子的妈妈,更可以成长为她的榜样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