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过长江
日落三小时后,太阳的余烬化作浅海一串串气泡上升,延绵几十米蜿蜒曲折的融入海面。气声绵密震透一浴,此时广海另一头的岛屿上,我的鞋子第一次亲吻这片土地。
去到海边,掬一把海水,冰凉却没有刺骨的感觉,混着椰树叶间星星点点的阳光,看到这样的景色,想到一个词“完美”。老舍说北平的秋是天堂,是太阳的光热与北平独特的地形造就了秋天完美的氛围。在我的心中太阳就是上帝,是耶和华,在这一年的夏天,上帝同样赐予海南这片土地属于岭南的风味。我坐在车上摇摇晃晃的开始想象,晚上跃入碎钻一样清澈的海水,让丝绸一般的液体包裹我们的整个身体。然后再去岸上的躺椅,让三亚北纬十八度的海风吹干我们的身体。用砍刀砍下新鲜的椰青,住在临海的二层小楼里,晚上在院子里燃起火堆,四个人围着火堆,配上当地的特色海鲜和热带水果,看着夜晚星星和海水慢慢融合。”
以上确实是我来之前的幻想,然而实际上就算到了这里,这些也不容易实现。想要的东西各种各样,椰子?海景?还是热带特色的海鲜?我当然说不清楚到底最喜欢什么东西,甚至不知道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地方。在这里莫名想起一句话,之前一个出国的朋友跟我说,最好的旅游就是在哪住个一年半载的。我没有这个条件,也就很难说自己了解或是喜欢这个地方。后来一夜一夜的过去,我才发现原来我是喜欢的,那记忆里的一点一滴都在跟我说话,录音机里的声音遥远的像来自上个世界,声纹里的一个一个凸起的水滴在恒星的辐射里扭曲。互不相溶,彼此分离,彼此依赖,结合在一起面向它们的尽头,于是我们这种人心里都下了一场雨。
土地静谧无声,气候混乱无序,很多东西值得分享,不少地方不宜独行。那时你问我此时的幸福是什么?在三亚睡了几场自然醒,在南山吃了好好吃的素斋,配上刚成年的意气风发,现在想想那时候还是有点无畏的。就连信息栏太多的欲言又止以及一些无法评价的心事,现在看起来是别样的放纵。但至少当时我一直为此感到骄傲,这就像两个好朋友大雨天打伞一样,两人衣服都不可避免会湿一半,但没有人会因此丢掉雨伞。儋州之后的雨一直下,在这场雨之后的很长时间也谈不上有什么情绪,忙时急得想不起来,闲暇时只能长听“消愁”以消愁了。
侧听历史穿胸过,默看诸事不成全。
骑楼老街—半人半物(节选)
远眺老街阳光明媚,各种古老的建筑老旧却不破败,天空清澈透明,白云絮状柔软。与之前去过的平遥古城不同,这里的城市和老街早已融为一体,看不出两者分界的地方。正午两旁双层的古楼窗户都大开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商贩。
此行只能看人看物,这里看不见二楼窗户里面的旧景,听不见脚下石砖沉默的鼾声,更闻不到哪怕一丝丝生活的气息。即便大街上房子老旧,气味却是比市中心还要新鲜。可惜了,每个城市都得有点老旧时代的遗留,替那些已经作古的人发声。
他们发不发声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是我是他们。看到石板路两旁的屋子全改成了各种配着网红标语的纪念品店,早晚要被气的从地里爬出来。这些杂七杂八的店对我来说,实在提不起买东西的欲望。无聊的往巷子深处走走,我终于发现一家糖果店,顿时眼前一亮,宛若第一位淘金者在西部河床初见金沙般的不可置信。仿佛一时之间,周围杂七杂八的店都是河底的淤泥,为了衬托这颗黄金一样的糖果。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一起装,那个最大的棒棒糖单独装就行。”
……
晚些时候,我还是找到了老街里躲躲藏藏的水果店。货架整整齐齐,然而可怕的是里面全是些眼熟的面孔。
“老板,有特产水果吗?”我挤在人群里不死心地问那个店里躺在摇椅上的大叔。
“这些不都是吗?”老板懒洋洋的回应。
我也没有和老板争论,想到这里差不多出了老街的范围,十有八九我这是误入了本地人买水果的店。要想看到白白胖胖的椰子蛋或者其他奇形怪状的热带水果,我还是得找那些靠近景点专坑外地游客的大店。
有点忙活半天无果的不甘心,然而天色渐晚,我也只能悻悻而归。
晚上回去之后我和一个早就出国的好友抱怨,“古城”好像都一样,卖首饰、卖衣服、小饭店、各种各样的小卖部,只有似乎永远无穷无尽的商业气息。
他耐心的听我说完,摇了摇手上的编织袋,说:“所以不应该这样吗?”
……
文昌—香游冠叶(节选)
一觉醒来,天色已经大亮。透过车窗向外看,整个世界干净清澈。
绕开错综复杂的城市道路,我找到了公路旁的一家小店。穿过好像公园一样的前院,不小的店面却只有少数几张桌子,跟老板说明了菜品,我独自来到了角落的一张桌子坐下。我好奇的打量着四周,装潢是古色古香的木桌木椅,大柜台开放式厨房的结构,就是因为过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人少而显得冷清。
第一道菜就是最具特色的文昌鸡,装在一个形似瓦罐的容器里,烹饪时应该是加入椰汁同煮,不仅让鸡汤显得奶白色,更是给了鸡汤鲜甜的本味。汤面上撒上一小撮胡椒粉,完美中和了椰汁的甜导致的发腻,实在是点睛之笔。第二道菜是小海鲜汤,以清汤打底,加入各种海鲜最后和辣酱同煮,收汁后加一点洋葱圈和芹菜叶,红绿的视觉冲击很强,味道也是如此。小炒牛肉和菜汤,都显得十分精致。菜量少而惊艳,算是满足了我心目中的一桩期待。
回山东后来我找到过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文昌菜的制作过程,从菜园的原料开始讲起,制作过程奇特,也许这就是地区差异的结果。地区特有的调味果子,应该是这个构成了汤里酸酸的味道。总而言之,去海南已经过去了几年,嘴里的味道早已不可回味,那这也应该成为永远困扰我的一个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