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四方面预防虫牙(龋齿)
龋齿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虫牙不是虫蛀出来的,而是细菌感染导致的。 人吃完东西后,食物残渣附在牙齿上,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酸性物质,包裹并不断腐蚀着牙齿,最后就形成了龋齿。牙齿、食物、细菌和时间这四大因素同时作用才会产生龋齿。
(一)彻底清洁:牙刷+牙线
美国牙科学会(ADA)的结论是:用牙线清洁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能有效降低得龋齿的几率。
1.为什么用牙线?
牙齿有五个面,除了光滑的外侧面、内侧面和咀嚼食物的面,还有和旁边牙齿相邻的两个侧面。前三个面都可以用牙刷清洁,但面和面之间的缝隙,刷牙和漱口都清洁不到,就容易烂牙,这就需要用牙线清理干净里面的食物残渣。(我说:也有一些人推荐水牙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清洁干净牙齿的都是好工具)
2.什么时候开始用?
孩子牙齿陆续长出、可以碰到一起时使用。
3.牙线会让牙缝变大吗?
牙线的线丝很细,产生不了这么大的作用。之所以有牙缝变大的错觉,是因为牙缝之前被脏东西盖住了,用牙线把脏东西清洁干净后,它暴露出来,才感觉好像变大了。
4.先用牙线后刷牙还是先刷牙再用牙线?
建议是用牙线把牙缝清理干净再刷牙,这样能让牙膏里的氟更好地渗透进来,有利于保护牙齿。牙线和牙刷的清洁范围不同,不能互相替代,配合着使用,才能彻底清洁。
(二)聪明吃糖:控制时间+均衡饮食
吃糖是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刻录在基因里的欲望,成人尚且无法完全控制,何况是孩子。与其对孩子吃糖严防死守,不如聪明掌控吃糖的时机。
如果有三块糖,你会让孩子怎么吃?相信很多家长会跟孩子规定,每天只许吃一颗。但建议,三块糖最好一次吃完。原因:糖会帮助细菌黏附在牙齿表面,给细菌提供养分,让牙齿酸化。龋洞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酸性物质长期腐蚀导致的。对牙齿来说,可怕的不是吃糖本身,而是让糖长时间地留在嘴里。
注意吃糖的时间,最好饭后马上吃。因为吃饭时,口腔大量分泌唾液,能帮助清洁、抑菌、抗酸和坚固牙齿。刚吃完饭,唾液仍然很丰富,可以帮助中和糖产生的酸。而且,刚刚吃饱饭,孩子对糖的需求量也没那么大,可以减少摄入量。
尽量给孩子吃硬糖,少吃黏牙的软糖。黏性大的糖,吃完粘在牙上很难清洁,这就给了细菌足够的时间来和糖发生反应。
聪明吃糖的方法就是:短时间、低频率、饭后吃、少黏性。
为了牙健康,光盯着糖果可不够。高糖食品,包括饮料、点心、膨化食品,还包括米饭、面条等主食,也是风险极高的食物,某些标榜无糖的饮料,可能添加了柠檬酸,反而更伤牙齿,所以选购时建议多看食物成分表。买零食时,也要可能尽量选择木糖醇,因为它们产酸少。
减少糖和牙齿接触的妙招:喝含糖饮料时,用吸管就比直接喝好。吃完饼干、面包等黏性比较大的食品后,可以给孩子吃点苹果类的粗纤维水果,利用纤维摩擦来清除食物残渣。饭后及时漱口,如果吃了比较多高碳水的主食,就用牙刷+牙线来一次彻底的口腔大扫除。
(三)定期检查:在家自检+专业检查
1.留心牙齿的颜色变化。正常的牙齿是白白的、有光泽的,如果牙齿上有一块块白色或褐色的斑,要格外小心。你会发现这种白和健康的白不一样,通常是暗淡无光的,这一般就是龋齿的前兆了,可以通过用含氟牙膏、涂氟和多吃含磷的食物,比如大米、豌豆等来改善。
2.肉眼看不出来的,加上工具试探。如果发现孩子牙上有小黑点,可以先用牙签试探一下,如果表面光滑,可能是色素沉着,用儿童碱性护牙剂好好刷牙。如果表面有坑,就要小心是龋齿了。用牙线帮孩子清洁牙缝时,如果里面总塞东西,牙线也容易拉丝或变形,就说明牙齿之间可能有龋齿了。
3.眼睛和工具都发现不了的问题,时常问问孩子,有没有不舒服或牙疼的情况。如果等着孩子来主动告诉你,问题一般就比较严重了。推荐家庭用的咀嚼式菌斑染色片,一般的药店都能买到。每次刷牙后,让孩子嚼一片,再用清水仔细漱干净,牙面上有牙菌斑的地方就会染成红色,提示你需要重点清洁。
形成龋洞,成人需要1年半到2年,儿童只要3~6个月。孩子年龄小,无法准确表达感受。比如一侧烂牙了、不舒服,他会本能选择用另外一侧吃东西,不会说牙疼,但牙龈会鼓起一个“脓包”。如果脓包不明显,靠自己检查是很难发现的,一定不要忽视带孩子定期去医院做专业检查。孩子一岁开始就可以看牙医。3岁以下低龄或口腔卫生差的孩子,3个月就要去一次。正常的孩子,6个月一次。父母有蛀牙时,细菌容易通过食物传染给孩子,孩子得蛀牙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所以家长自己也要重视定期做牙科检查。
(四)早做预防:窝沟封闭+涂氟
不管是窝沟封闭还是涂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最佳窝沟封闭时间:3~4岁乳磨牙(第4,5号牙)萌出时,6岁左右六龄齿萌出时,8岁上颌第二颗门牙(第2号牙)萌出时,10岁前磨牙(第4,5号牙)萌出时,和13岁第二磨牙(第7号牙)萌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