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什么是*枷锁*之前,我想,弄清楚什么是*落后*。
有个怪现象:
回想过去,总认为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线以上。而且是常态。
什么?不信?你也试着问问自己几个普遍的问题:
我的驾驶水平是不是超过90%的人?
我是不是比其他人好看?
我的性能力是不是比其他人要好?
这真不是我杜撰出来的,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实验,为此还真有个心理学的词儿:
“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
有空的时候,你可以搜索一下,好玩得很……
实际上从宏观来看,这明显是不可能的(都比别人好,谁是那差的呢)可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平均水准以上啊!”
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
我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也就是说,用来支持*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只不过是我们所能够感知的周遭而已。于是:
一个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呢?
再深入思考会发现:
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他们认为:
自己不屑于去做而已。
但,那些真正处于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的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
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原来,这样的思考方式带来的就是落后。
所以,人生的枷锁其实是:
害怕所谓的落后,而去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从进化角度思考:
低等动物,生存是他的首要目标。他们的双眼长在两侧,虽然可以同时看到周围的一切,没有任何盲区,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会被这种全视角的观察方式所稀释。由于没有机会长期将目光集中在某一处,仔细认真观察任何一点,最终导致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从未有机会发展出大脑皮层。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期深入思考,最终导致:
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人类的双眼已经从侧面进化到了正面,让我们有机会长期关注某一点,并且进化出了大脑皮层,但这个前提是我们能够放弃全视角,忍受那些视觉盲区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来到竞争激烈的地方,舍去了安逸闲暇,你可能换来的是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承受了暂时的压力,你可能也学会了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那大脑中的某些概念因为知道了枷锁,可以重新重新定义一下:
合作:
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
信任:
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
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
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状态,不是吗?
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你就会明白一个非常好的交友方式: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
这样你就知道了。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那,勇敢呢?好神奇:
最大的勇敢很可能就是有些人在即便孑然一身的情况下竟然还勇于放弃部分安全感。
所以你会发现,所谓的*大智若愚*,那大智慧更像是结果,不像是原因;而*若愚*才是更像是原因,不像是结果。
进而,若是*大智*与*若愚*互为因果的话,*若愚*作为原因的权重依然应该远远大于*大智*。
细心观察周围那些拥有大智慧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压根就是*白痴*。而这种在某些领域放弃当个聪明人,则恰恰可能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他们在乎的事情并不是你在乎的嘛,不是么。
以他们的智商和能力,其实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优秀应该都不困难。但是如果不放弃这部分的投入,他们可能也就不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到顶尖。
注意力有限,在什么方面选择*若愚*,可能就决定了哪些方面可能产生*大智*吧。
我想。
这也是我读《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理解*枷锁*唯一的途经,在周遭中思考和领悟。
顺带说,万一你还有机会选择,千万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要跟他们谈恋爱。他们不仅被*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所拖累,还会因此穷尽一切可能拖累身边所有的人。
这是冷冰冰且惨兮兮的事实,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一下;相信我,出不了几天你就会被无所不在的大量惨烈例证吓倒。
请相信我,你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