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太多的人有太多的话要说,有一个学医的朋友说他有一次在医院见到一个病人,在评价一个医生的治疗方法如何如何,滔滔不绝,很是专业的样子,他一开始以为是医院的退休老专家,结果听了几句越听越不对劲,就过去询问他是否学医的或者是否对医学有所研究?老先生瞟了他一眼说:不是,没学过,这些都是某某养生节目里的大专家讲的,他一时错愕,找不到话来接,毕竟他学医近十年连小专家也不算,跟老师两三年了也不敢说都看的懂,话也不敢乱说。一个病人听了几期节目以到处指点江山,而且言之凿凿,信誓旦旦。
我听了之后也挺感慨的,因为据我所知,尤其是在传统医学里一个随老师出诊的学生,对老师治病的方法思路是在长期抄方随诊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下才能明白一二,做到融会贯通何其之难,即使是著名的专家也是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实践总结出来的。未必对其他专家的诊疗思路进行过深入了解,更何况养生节目本就带有娱乐性,经过后期,话的味道早就变了。
大家听了这样的对比也许会觉得讽刺,但是这样的事情其实一直在流行,近些年随着医疗资源的紧张,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身体疾患,养生随之兴起,不论是养生节目还是养生文章都是大行其道,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养生小技巧,食疗等充斥着网络空间,相关产业的报道时不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而人们也是乐此不疲。喜欢到处去宣扬那些所谓的养生秘法。
社会也似乎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养生学习氛围,人人懂得保形全身之道,感觉古人几千年来追求的人人皆是神医的目标几近实现,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养生热潮的背后,有多少人是真正对身体的关心,有多少人是不得已的权宜,有多少人仅仅是为了安放焦虑,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愿意为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负责,愿意让它们体会生命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它能够可以像机器一样继续工作。
大家在乎的真的是生命吗?以养生之名沉醉于自己以为的对生命的关注,其实满足的只是内心的恐惧,养生的兴起从来不是人类开始广泛思考生命,不是对生命真切的关心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担心和恐惧,对高昂的医疗费用的焦虑无处安放,意识到身心疲惫的亏耗,所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的人们要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处理他们的问题,而不去关心粗暴直接的去解决问题的后果是什么,简单直接的认为就是如此,所以绿豆治百病,一块驴皮堪比黄金,蒲公英泡水治有如圣水,新的疾病层出不穷,新的偏方也是,大家对传统医学的认识永远停留在一个偏方一个技巧和一个文章推介,没有心情也不会去深究,因为要的是一份对焦虑的放置,怎们能让身体拖累了节奏快到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生活也不去关心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生活太快了,生病都难以让他们停下来,只要能接着往前冲,都可以不在乎,其实周围的氛围就是这个样子,谁又能说谁不对,停下来真正感受生命的却成了异类,每个人都知道对错,却随着错行走,让对的寸步难行,也许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以前随一位名医出诊,老师治疗癌症颇有心得,我谈及网上热捧某味药治癌症奇效,便和老师去求证,老师听了沉默了一会儿,闭上眼睛缓缓地说:分析到最后每一味药都有治癌症的可能,因为生命充满了各种可能,而这,无关医者,也非全为药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位巍巍老者几十年见证生命神奇的自得和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医者无功,为医者知道医生对生命的干预是极其有限的,真正的疗愈,是患者内心的突破和觉醒,也许好多人觉得这是医生在逃避责任,其实呢,自己想想有多少人在说这话是早就背叛了自己的生命。
当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变成了一种关于生命的讨论,似乎玩弄生命于股掌之间,岂不知厚重的壳早已让你失去了进出由心的勇气,你关注的从来不是生命,而是面对疾病的惶恐与无所适从,面对未来的担忧不得不关注健康养生知识的文章认为至少提供了一个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安放焦虑的地方,这样的养生早已成为了生命的一个枷锁,不知什么是养生的真意。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思考生命他说面对人生抗拒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颗无限柔软而真诚的心。生命的神奇不是可以说或者推演出来,花开本来就是灿烂,便是美好。
因为我在思考生命所以我肯定我说的都是错的,因为在探寻生命所以对错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养生不是让你给生命多套上一个枷锁而是解开你给生命套上的枷锁,不论花开花落都是生命的呈现,毁灭已经成了美的一部分,疾病健康有如行坐,本无意何苦强情,面对疾病太过紧张,感冒如何,癌症又如何,往往能毁灭生命的不是疾病而是框住花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