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逛鲁迅公园,打卡了甜爱路,看时间尚早,我们就又朝鲁迅公园对面的多伦多路探索。
多伦路(Duolun Road Cultural Street),原名窦乐安路,始筑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北接东江湾路,四川北路,东临四川北路,南接东横浜路,道路成“L”型,长550米,宽10-13米。多伦路文化街是上海的一条休闲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地铁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
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真可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其间鲁迅、茅盾、郭沫若、苏雪林、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文学地位,而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遗址)、鸿德堂,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范(光陵)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从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内山完造到景云里、中华艺大、上海艺术剧社,名人故居、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
走在多伦多这条文化街的这条路上,看到路面跟外面的水泥马路不一样,路面是小石块铺成的,只有车子开过的时候感受到吵闹声,应该是恢复了当年的路面构造,也由此联想到当时有车族应该不多吧,因为这石块的路面满消耗轮子的。路口附近的左手边有一家医院,这家医院是小洋房的建筑,看到有穿着大白卦的大夫和护士出入,感觉这医院的环境一定很不错,看病也是一种享受吧!
我们在医院对面的长椅子上坐下休息一会,医院斜对面,也就是我们坐着的椅子后面传来了悠扬动听的歌声,转身看去,原来后面是一家老干部休闲的地方,里面的老式洋房也是挺不错的。在我们座位的路边上又看到了几尊雕塑,那是左翼文化人的代表,在转角进入弄堂的地方有一张地图“鲁迅小道”,这弄堂里有个“左翼作家协会纪念馆”,于是进去参观了一下,循着当年鲁迅的足迹走走,听听介绍,看着其中一张画逼真地重现了鲁迅当年在那间房间对着众多文人们讲话。
从那个弄堂出来,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走到了黄渡路,偶然看到了李白烈士故居,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发报地点!电影看过,舞剧也看过,这次实地走访,看到了真人照片,看到对李白烈士的全面的介绍,他是在解放上海的前夜被捕的,真希望他当时能够等到解放被救出来的那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