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等车、排队、坐公交的时候,你会如何度过?你会怎样让这些等待的时间变得不再无聊?
我的方法就是下载喜马拉雅APP,听里面精彩的节目,而我最常听的就是罗胖子的罗辑思维。
从开始听到现在,一共听了将近50期,收获很多,但印象最深刻要数这4句话。
**01 **
高效表达的三个秘诀:简单、具体、意外
——黄执中:《如何让你听懂我说的话?》
说起讲话及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常的人都会,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高效表达。
所谓高效表达,就是在短时间内传达自己的想法或观念,并快速得到听众的认同。
有些人自以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其实未必就是高效表达。
听了这一期的罗辑思维,让我知道怎样表达才算是高效表达,那就是做到这三个原则:简单、具体、意外。
简单就是让表达的内容尽可能简单。
相信我们大家都记得上学时代教室黑板上面写的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记得我们作业本后面那一大串的学生守则。
这就是典型的复杂表达和简单表达。
结果很明显,简单表达让我们记忆更深刻。
要做到简单的关键就是提炼出话中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并将它简单表述。
具体就是讲话时尽量用具象而不是抽象的东西进行描述。
因为在人的思维结构中,具象的事物更容易让人记住。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太空战略。
甲说: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敢于创新和勇于奉献,以某某飞船为载体,在未来某一时期,稳步推进,实施太阳系星球探索计划。
乙说:未来十年,我们将要人类送上火星。
谁说的话更容易被人记住呢?
显然是后者,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后者的表达非常具体。
意外,就是在表达时要出人意料,出人意外才会让人记忆深刻。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听一个平铺直叙毫无特色的演讲会昏昏欲睡,而听一个悬念重生跌宕起伏的演讲却异常兴奋,甚至常常置身其中。这就是意外带给我们的效果。
如果你讲话能够记住这三点,相信你的说话水平和表达效果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02
无知和弱者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李善友:《跨越非连续性》
这一期是关于创新话题的一个分享。
给我震撼且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提到的一句话:无知和弱者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之所以对这句话情有独钟,是因为这句话颠覆了我的认知,却又在第一时间击穿我的内心,获得我极大的认同。
原本我们的观念里,那些无知者,那些弱者,在社会上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因为他们够无知、够弱,可正因为他们是弱者,他们会牢记生活中的常识,因此不太可能做出一些违背常识的决定。
反过来,社会的精英,行业的翘楚,自以为经验丰富,才智卓越,反而对已经发生的变化或者常识视而不见,从而犯下致命的错误。
比如IBM因为忽视PC时代的到来而遭受重创的案例,比如诺基亚因为忽视智能手机而最终被他人并购的案例。
我们中国人总说盛极而衰,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会被初出茅庐的后生打败。
这些无一例外的是在告诉我们,让我们失败的不一定是弱点和无知,而是傲慢,傲慢会让我们沉浸在过去的经验中不能自拔从而看不见时代的变革,看不见变革中孕育的机会。
相反无知或者弱点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渺小,从而更容易看到变化中孕育的机会,也更容易抓住机会。
0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让他人难!为!情!
——《曾国藩的成功学》&《杜月笙的代价》
这本是罗辑思维中的两期节目,但我听了发现其实讲的是一个主题:成功者都有什么样的情商。
曾国藩的成功和历史地位无需再说。
可曾国藩从小并不是一个才智卓绝的人,科举考试成绩不理想,早年在官场也不如意。
然而在他为母服孝期满后,却平步青云,十年七迁,连升十级。
为什么前后曾国藩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改变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事事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凡事多为对方考虑,从不做让对方难堪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曾国藩在某官职离任时,留下了两万两积蓄,曾国藩决定把一半的积蓄捐赠给了当地的穷人,并吩咐下人偷偷摸摸的进行。
问到为什么不公开捐助,这不正彰显慷慨大方吗?
曾国藩却说:选择公开的方式会让其他为官者难堪,会让不想捐赠或者无条件捐赠的官员处于尴尬的处境。
杜月笙也是如此。
他喜欢帮助朋友,经常仗义疏财。可是他帮助的方式从来不会让帮助者难堪。
据说,有人找他借钱,他先是客气的泡上一杯茶,然后将银票折成小小的,压在对方的茶杯底下,为的就是怕别人不好意思。而且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他人借钱的行为卑微,还是一如既往的尊重,以礼相待。
这样的为人处事,这样的情商,就不难解释杜月笙在民国时期,黑白两道通吃,无论是社会底层,还是政治精英,都对他心怀敬意。
想到我们初入职场,老一辈总会教导我们做事先做人,起初我们以为老一辈只是在叫我们圆滑叫我们腹黑,根本不放在心上,总以为有着我们的满腔热血,有我们的激情满怀,我们就能成就一番事业,就能获得成功,到现在看来,老一辈教导我们的或许就是对待他人永远本着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态,本着一颗内心尊重的心态去待人处事。
04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历史这个大系统自然演变的结果,无论谁处其中,都身不由己。
——《一场不得不发动的政变》
这是一期关于玄武门政变的故事。
玄武门政变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李世民为了自保发动政变,杀了他哥哥弟弟,逼他老爹退位的故事。
然而罗胖子在这一期却告诉我们:
玄武门政变不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而是历史这个大系统自然演变的结果,无论谁身处其中,都身不由己,李建成如此,李世民也是如此。
这种说法对我震撼很大,因为它改变了我对待历史人物的看法和态度。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历史人物的选择出于自主,有些人牛叉,所以做出了比较正确的抉择从而成功;有些人比较傻叉,所以做出了傻逼的决定导致失败。
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历史人物的选择往往受到当时主客观条件的约束,他们不可能跳出当时历史条件给他们设定的框架。
就像晚清的道光咸丰,我们总骂他们昏庸无能,无治国之才,所以造成近代中国受尽屈辱。
可无论是咸丰还是道光,他们都做出了他们能够做的较为合理的选择,只是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看不到更加正确的道路。
这让我想起很多时候我对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现在想来,这些看法和评价很多时候都有失偏颇。
比如,前阵子一位准大学生被骗1万块钱自杀的事,当时的我,虽然内心痛恨诈骗犯,却也认为为了一万块钱就选择自杀,她的内心未免太脆弱。可当了解了她家的实际状况,了解了一万块钱对她的意义,我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所以当他人做出跟你不一样的选择时,不要妄下定论,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处在那种境地,自己会如何选择,这样或许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
In the end
以上就是我听了这么多期罗辑思维收获的四句话,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期的罗辑思维不好,只是这四句话令我印象最深刻。
一千个人会看到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听罗辑思维,都听到了什么?
如果愿意分享,不妨留言分享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