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位盲聋人用心感受到的世界: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芝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去“欣赏”歌剧⋯⋯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读者以爱的温暖、光明的体验、智慧的彻悟。读完这本惊世之作,让人掩卷而思,久久不能平静。
试着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是否感到一丝平静和安逸;你又是否能感到一阵恐慌和不安。是否在这社会巨变的生活中使得灵魂得到些许的安放;又是否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心灵稍显得愧疚。
扪心自问:“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些什么,你是否会很好的利用它?
海伦·凯勒说:“很自然地,我最想看看在我黑暗的岁月里让我感觉亲切的事物。你也是一样的吧,会把目光投向那些最亲切的事物,把他们的形象烙印在记忆中,这样当你浸没在黑暗之中时还能回忆起它们”。而我在想,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失明者的角度中,那么这三天我一定会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会好好利用这三天的每一分每一秒,事无巨细的策划。不管是曾经讨厌的蟑螂、老鼠。或是空气里漂浮的微小的尘埃。我都把它当作喜爱的事物,一视同仁多看几眼。我甚至会舍不得睡觉,去观察这世间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我一定竭尽全力使我的眼睛在这三天发挥它的极致作用。
可是,倘若将这样的问题真的放在我这样一个经历了无数白昼和黑夜的人的身上,我好像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又好像不知该从何做起。难以置信我竟会在如此简单的问题中慌乱得不知所措,我竟不知该如何使用这弥足珍贵的“三天”。明明我看得见光明,可冥冥之中,我仿佛什么也看不见。不幸的是这其中有你也有我。
我身边有这样的人,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他们从未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也从未因虚度过的年华而感到悔恨。海伦说:“在光明的世界里,将视力的天赋只看作为了方便,而不看作是充实生活的手段,这是非常可惜的。”的确,الله تعالى 赋予我们完整的躯壳,清醒的理智。是安拉的怜爱是安拉的恩惠。我们应该珍惜,应该感赞安拉慈悯我们的恩典,而不是犹如一个废柴一般对唾手可得的东西肆意挥洒。
我无法想象,在一个无光,无声,无言的世界里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单单是一个人走夜路都会使我心惊胆颤,一次忽然的停电都会使我不寒而栗。即使我们失去了光明,我们能感受到的痛苦也不及海伦的三分之一。而海伦却身处这样的逆风局里打了一手好牌。她犹如奇迹般地做到了普通常人都难以到达的成就,她是拥有了多大的毅力和勇气,使得自己的人生过得有声有色。
试着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个世界。假如你此刻失去了光明,你是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是会不甘人后,奋力一搏?
其实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在一片屋檐下,同在一间教室里,同样也是一位残疾人。从一开始结结巴巴的发音,到能流利的回答老师在课堂上的阿语问题。一开始歪歪扭扭的字母,到能够写出漂亮的字体。疫情在家几个月的时间,同学们都在家里蹉跎了岁月,他却已经铁杵磨成了针。别人下课后在宿舍里消遣时光的时候,他却在寒窗苦读。他的努力的确使我们刮目相看。比起海伦而言他是幸运的,可对于我们来说他是勇敢的。
看看我们左右,再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在有限的时光里做了许多徒劳无功的事情。我曾在周末为自己制定一套满满的计划表,可终究磨不过懒惰的思想和贪玩的心,一次次的在睡觉和娱乐中度过。1997年一位比利时的艺术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块巨型冰块放在墨西哥城的街道上,推行冰块直至它消融,只留下一摊清水。那么“当冰块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徒劳无功,还是享受了过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试着闭上眼睛感受这个世界。微风如同妈妈的手从我脸上温暖的掠过;耳畔的喧嚣如同密友在与我交谈。安安静静的任由思绪在脑海中游离再重组。
我曾试着闭上眼睛踱步在校园中铺满石子儿的小路上。我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碰到磕绊。深一脚浅一脚去感受崎岖不平的石子在我的脚下翻滚。我试着用双手去掌握平衡,忽地一下,不知是绊到了哪颗调皮的石子还是倔强的树杈,不安的心跳随着脚下的磕绊仿佛骤然停止。我没有睁开眼睛而是继续在这片漆黑之中摸索着,感受着。我感到有些迷茫和无助,就像行驶在大海上的船没有了方向。我朝着找寻的地方继续探索,放慢了脚步。虽有些艰难但可以坚持走下去。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我想到了海伦,我顿时心里一颤。我仿佛明白了她是怎样在与内心的自己作斗争,是如何打破常规从看不见到“看得见”。
经受煎熬的人到处都是,我们在经受安拉的恩典时也必定会经历考验和磨难。我们应当以周围的人为鉴,以前人为鉴,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与之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考验微不足道。所以我们赞美安拉对我们的慈爱,因为拥有的而感激,因为失去的而忏悔。
每当我人生中再经历坎坷或者羁绊之时,海伦的故事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如同一碗姜汤温暖了我的肠胃,舒展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