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靠近中原的庐江,一次曲误,一段乱世情殇。
人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周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美名,但少有人知道,最早为周瑜顾曲的竟是小乔。
在这里我要讲的幸运的是周瑜和小乔都出生在庐江,都懂音律。
那年周瑜十六岁,小乔十二岁,年代刚好初平元年,中原也刚好开始风起云涌。
庐江皖县。
周瑜正随父亲车帐停整休息,过一密竹林,驾一白鬃马,临一静石亭,石亭无人,余一琴,时,周瑜父亲为洛阳令,堂叔曾官至太尉,少年周瑜晓琴音,览群书,着华服,好不羁荡狂放,俨然一风流太岁。
学琴的人,见了琴,便收不开手。周瑜一曲《广陵散》,奏响林间,却误弹了弦,走了音。林中传来“曲误,曲误”的回应......
八年后,周瑜已助那时江东的霸王孙策打了吴国的大半个江山,孙策称他公瑾,而时人尊称他周郎。
孙策欲取荆州,途中必经皖县。
拔之。
却遇八年前的竹林,周瑜回想起当年曲误的事。
那时桥公家两女儿传有国色天姿,孙策戏称同周瑜二人各纳其一,足为欢。
周瑜应允。
择日便备礼去了桥公家提亲。
桥公厚待策与瑜。
时,孙策已是名震江东的小霸王,周瑜已是运筹帷幄的美丈夫,桥公哪有不愿。而二乔却隐于帏中,说周郎通音律,提议抚琴一曲。
可周瑜还是在回忆,回忆当年的曲误的《广陵》。
按弦,取音,拨奏。
弹习千遍的《广陵散》却再次走音......
后来,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大乔和孙策的故事,后人只能无尽的悲哀噫嘘,而小乔周瑜的故事,后人却传颂千年。
其实,周瑜早在八年前就见过小乔,让我们回到八年前的那座石亭,便是小乔听人误拂了琴,才回头顾曲,放言“有误”,因为洞察周瑜出身名望,奚笑其仰仗父叔,琴也走音,功也无树,瑜悻悻而归。
我们又说过,年代刚好初平,正容得英雄际会时势,待周瑜成了周郎,裹了纶巾,哪怕拂错了琴,又有何妨?
周瑜和小乔的佳话传了千年,我仿佛听见风中正有人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