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惯例是去姥姥家过,今年也不例外。下午,因为要回去取点东西,加上身体不舒服,我就回家待了几个小时。出门时,在楼道里看见刚回家的老爸,告诉他我去姥姥家了。他说去吧,随后又补了一句:“要是不愿意过去,跟我在家吃也行。”(对于老爸为什么自己在家的问题这里我就不过多解释了,只能说不是所有姑爷都愿意去岳母家过节。)
听到这句话时,我很明显地感觉到因为身体不舒服,自己其实更想留在家里歇着。但我还是习惯性地说:“去那吃。”似乎有个声音在告诉我:“我应该去姥姥家吃饭。”我听从了那个声音,而不是我的心。
马歇尔说:无论人们做或不做某件事情,都是为了试图满足某个需要。我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在发现“选择”与“心”反向的瞬间,我有些难过,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个模式。
我已经记不清在过往几十年的时间里,我究竟做了多少次这样“违心”的选择;又或者说,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我觉得自己“该”做的,而不是内心“想”做的。我并不后悔或自责我的那些选择,只是为那一次次没有被倾听到的心感到遗憾——也许,我亏欠了自己太多。
“多听听心的声音吧!”
愿每颗心,都被自己温柔以待。
今日阅读:
《身体知道答案》P105-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