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育
拓跋焘,北魏第三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南北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自幼聪明大度、应付裕如。其父死后登基。即位期间,前后十三次北伐柔然,扩地千里,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自此柔然一蹶不振。拓跋焘还趁胡夏的立国者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诸子相攻关中大乱时,乘机西伐最后灭掉胡夏。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继又攻克北燕,北燕灭亡。之后拓跋焘兵分五路南征刘宋(时值南朝刘宋第三帝刘义隆),迫得刘义隆向北魏求和。拓跋焘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志愿,而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在关中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况下,盖吴发动一场曾有十多万之众的农民起义。拓跋焘亲自领军征讨。后盖吴被叛徒所杀,起义军被镇压。终于定鼎华北(指秦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区域、北与东北地区)。
拓跋焘晚年征伐四克,感觉自己是万能大帝。加上多年酗酒成性,想杀谁就杀谁,想把谁族诛就把谁族诛,真是处于丧心病狂的状态,常常杀完人又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后在中常侍宗爱的煽动下,拓跋焘偏信后逼死太子拓跋晃。阉人宗爱怕被太武帝诛杀,于是先下手为强弑太武帝,拓跋焘享年45岁,在位29年。史称“宗爱之乱”。然而“宗爱之乱”,还祸及后朝(这是后话)。
宗爱,南北朝北魏宦官、权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中秘书,封冯翊王。宗爱因获罪而成为阉人,在太武帝时任中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