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人这一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又何必为了长短而计较呢?枯荣兴衰,自有定数。所得所失,那都是无法估量的。
春天,万物复苏,是定数;夏天,草木茂盛,是定数;秋天,万物凋零,是定数;冬天,一切寂灭,毫无生机,也是定数。
人生,就像这一年四季。20岁左右是人生的春天,40岁左右是人生的夏天,60岁左右是人生的秋天,80岁左右是人生的冬天。
在这场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仅会看到枯荣兴衰的场景,还会经历一番“生老病死”。何时生,何时老,何时死,何时病,都是每个人必然的经历。
02
生死,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决定了我们这一生的长度。
有的人出生在有钱的家庭当中,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未来哪怕找不到工作,也能安安稳稳过一生。这,就是有富贵命的人。
有的人出生在没钱的家庭当中,父母连奶粉都买不起,他们也没有享过多少福。长大后,他们活成了父母的样子,一辈子辛劳。这,就是有劳碌命的人。
在诞生于世的那一刻,你投胎成哪个家庭的孩子,基本决定了你这辈子的上下限。同时,就连你的天赋,也已经被老天安排好了。
有生必然有死。跟诞生相比,归去这件事,那是最公平的。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需要在油尽灯枯的时候,悄然离去。
前者虽然有富贵命,但他寿元比较短,六十来岁就没了。后者虽然有劳碌命,但他寿元比较长,活到了八十岁。这,就是所谓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只要是人,就肯定会经历生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切都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03
衰老生病,这是人生过程中的必然经历。
生,是起点。死,是终点。而衰老和生病,是生死这个过程中的调味品。所谓“人生不过酸甜苦辣咸”就是这个道理。
没病没痛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人生的甘甜,觉得一切都值得。有病有痛的时候,我们会变得颓废,悲伤不堪,总是胡思乱想。
这就是李叔同大师提到的,悲欣交集。人,因为某些事儿而悲哀,也因为某些事儿而欣喜。正是因为两者兼有,所以构成了我们这一生。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卧病在床的老人就知道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日子好过。可是,年岁的增长,他们也倒下了,卧病在床。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所谓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跟“衰老生病”这两点有关。
因为衰老而被职场淘汰,因为生病而受苦受难,花钱无数。到头来,人生就跟白忙一场一样,留给我们的,只有当中的经历和感受。
04
生老病死,自有天注定,凡人不可强求。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是天下至尊,幻想千秋万代,长生不老,所以他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寻找长生不老药。
结果我们都知道,徐福并没有找到什么长生不老药,秦始皇也做不到千秋万代,长生不老,在49岁那一年就走了。几年后,他的秦王朝也土崩瓦解。
为什么秦始皇如此厉害,依旧做不到千秋万代呢?因为每个人,每件事,甚至每一样东西,都有他们自己的天命。
秦始皇完成了自己的天命,自然就需要归去了。秦王朝完成了自己的天命,自然就要被汉朝取代了。刘邦有自己的天命,自然就能白手起家了。
不说古代,就拿现代来说,不少身家上亿的富翁,他们有钱有资源,可患了某些治不好的疾病,依旧要死。比如乔布斯患了癌症,56岁就走了。
钱财名利,地位权势,可以让人拥有尘世间的一切,但无法阻挡死神的步伐。
05
人生在世,只求“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人与事。
曾国藩说过,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人之内心必须要清明,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未来还未发生的事儿,别想太多。现在发生的事儿,要尽心尽力。已经过去的事儿,不要再挂念了。
未来,没有人可以预测。过去,没有人可以改变。人们所能拥有的,就是当下。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真相。
说句不好听的话,一天不知一天事。有的人昨天还好好的,身强体壮,今天突然就遭遇意外没了。这,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所谓“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何时无常将至,我们别想太多。一切,都交由老天来安排就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