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早晨送先生上班,一路上跟他吐槽这次假期回妈妈家的种种情况。他不回应,光笑。
内心感受:1、有点生气,因为他偶尔说一两句说我说话太没数了。
2、其实在说的过程也夹杂着指责和抱怨,有些愧疚吧。
内心需求:我希望他能有同理心感受到我内心的不爽。
调整:1、其实自己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啦,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弱者,需要他的理解和同情,包括跟妈妈的冲突,我也是同样代入了这种心态。
2、我在抱怨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比如我想让我的妈妈可以好好地跟我沟通,让我感受到爱与支持。当我不能排解内心的这些积怨时就会把这些发泄给爱人和孩子,因为痛苦,所以不想承担和疏解。所以我也一直在坚持在旧模式里。
3、有觉察就是好的,虽然我进步很慢,但是我愿意尝试改变,总归是从从前的可以屏蔽掉情绪到现在的正视情绪,哪怕是发生冲突和争吵也能很快地看见情绪,并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去缓和关系。总归是有个过程的,慢慢来。
事件2、临下车前,先生好心地嘱咐慢点开车,我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赶紧下车,别啰嗦。
内心感受:我还陷在情绪里,烦躁,而且我觉得他的这种关心不是我当下最需要的。我拒绝接受他的关心。
内心需求:我希望他能理解我(还是受害者模式,弱者模式)
调整:1、在返回的路上打开微课开始听,情绪渐渐得到疏导。感觉好了很多。
2、我想要的东西有很多:关注,爱,理解和支持。其实这些东西是我内心匮乏的,我在向别人索取的同时也给予不了别人。我不能理解他人的一些情绪,而只顾到自己的感受。所以在沟通的效果都是无效的,他坚持他的,我坚持我的,这是日后需要修炼和提升的部分。
3、值得肯定的是现在能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也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找到了方向。
事件3、有位朋友说要送礼物给我,我当时是恨开心的,后来她又说自己不想送我那个礼物了,再琢磨琢磨给我换一个礼物。
内心感受:烦躁,生气。我觉得她是个一个很儿戏的人,说话不算话。我有种被捉弄的感觉。
内心需求:我希望她能说话算话。本来是说好的事情,她跟我说,不用我买,她给买,现在又变卦。自己决定的事情变来变去,很让人讨厌。
调整:1、本来那个东西也是我打算自己买的,只不过是她问起来,我随口说想征求一下她的意见而已。就当她没说过给我买的话,只要自己喜欢就买,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
2、看着她说自己不给买又解释为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好笑。对着那条信息笑很久,我不知道这是啥心理,反正也没觉得有气。
3、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并不是一件太美好的事儿,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想买就买,千万别傻傻相信别人的话。如果真的有诚意就转红包让我自己买。越来越发现自己精神独立的重要性啦。也算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