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前几日,有个前辈告诉我,千万不要尝试着去培训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需要专业,他们只需要最合适的酒。
这句话让我突然想到了《红楼梦》,想到了红楼梦里面的各种醉生梦死,想起了里面各种场合的“行酒令”。
“行酒令”在行为上固然是高雅的,实际玩起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也有雅俗之分。
贾宝玉与他的狐朋狗友,多是荒淫之辈,《女儿令》在贾宝玉:“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而换成了薛蟠,却是:女儿悲,嫁了个大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
换一个场景,这次有了刘姥姥,《牙牌令》——鸳鸯:“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想了半天,说道:“是个庄稼人罢。”
如果再遇到林黛玉的《牙牌令》——鸳鸯:“左边一个‘天’。”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鸳鸯:“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纱窗也没红娘报。”鸳鸯:“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仙杖香桃芍药花。”
饮酒的场景都差不多,只是找个借口找个乐子抒发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饮的酒也一样,不同的人却喝出了不同的味道,行出了不同的令。
无论是林黛玉的伏口掩面,还是刘姥姥开怀后的抹嘴,每一个人,都沉浸在酒令和酒精带给自己的乐趣中,这种“乐趣”,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忘却凋零。
如果让贾宝玉说上一句薛蟠的“女儿悲,嫁了个大乌龟”也许还无伤大雅,但如果让刘姥姥抿嘴半遮面的来上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估计刘姥姥得当场作呕,亦或是强逼林黛玉凑上一句“是个庄稼人罢”,林黛玉应该等不到贾宝玉和薛宝钗完婚!
作为泸州人,身上的酒香是与身俱来的,泸州人也行酒令,酒令也跟《红楼梦》里面一样,可以有文字令,更多的是“兄弟好啊......”,可惜,至今,也没有学会也不愿意去学这种粗犷,没有酒令,也可以有令人愉悦的酒精。
无论什么酒,就仅仅是酒精饮料,没有太高深,也没有太神秘,结果都一样,小口助眠,微醺助性,大醉出丑。
而每一个酿酒师,都应该为我们普罗大众酿一款轻松易饮的“干杯”酒,生活原本不易,何苦要让每一次的入口都离不开那逃也逃不掉的“苦涩”!
在意大利街头的下午,去路边的露天吧喝一杯冰冻白葡萄酒,也许是为解暑,也许是歇歇脚,也许是为了省去“昂贵”的上洗手间的费用,仅此而已。
用餐的时候倒上一杯,欢庆的时候干上一杯,哀伤的时候对泣一杯......仅此而已!
就葡萄酒而言,它的多样性,它的低酒精度,它的浪漫......都可以是我们选择它的理由,仅此而已!
对于花心的我,葡萄酒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每一次的开瓶都是一次全新的恋爱,仅此而已!
没有那么复杂,没有那么神秘,葡萄酒,让它走进我们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