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看《成为作家》这本书还有三页就结局。这本书发表于1934年,也就是说87年前。那个时候的科技还没有现在发达,那个时候的信息量也没有现在大,更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仅仅的三页纸,完美的表现出当时作家的困境与艰难。现在就算你不会打字也能成为作家,因为有讯飞输入啊。你只要对着手机轻轻的一说,一分钟给你识别80多个字。
就像我现在这样,轻轻松松一天写个一万个字。而且信息量也非常的好找,什么百度搜集电子书,分分钟找到。就算再晦涩难懂,边角旮旯的资料你都能找到。
你不觉得你很幸福吗?那你觉得成为一个作者,成为一个小编,甚至于将来成为一个作家,有多难吗?
给了你这么多便利条件,如果你还千万种理由的话,证明你不够喜欢他,也不想成为作家,那不是你的梦想。你可以坚定的放弃了,因为那不是你的能量场,你也不能够成功。
而且现代人对对文字的要求越来越低,越来越希望平民化,口语化。是不是更适合当下的你呢?写个1000字的随笔啊,是不是简单的要命啊?
01《成为作家》我学到了什么?
这本书我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不落的看完的。说实在的,他说的内容好多,我们在一些免费的资料里都能找到。只是他整合在一起。
或者应该这样说,毕竟是小100年前的人写出的文章,可能对当下的你作用不是那么大。但是它确实有一个作用啊,
能量很正
告诉你成为作家很容易
告诉你,有梦就去追,一定能实现
我觉得这个女作家应该也是一个基督信徒,文章中她有很多信仰在里面。看着有点像看《新世界》的感觉。
对于这些玄学怎么说呢?我不反对有宗教信仰的人。其实无论他信仰什么的,只要对自己的人生是积极作用的,对人类不造成危害的,其实都无所谓的。
人总是需要依靠一些信仰,来存活下去的。因为他的精神需要一定的支撑。他的精神支撑指引了他的梦想方向。
所以我从这本书上就读到了两个字:简单
成为作家很简单,成为知名作家很简单,成为知名小说家一样也简单。而通往这条简单的路上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你足够的喜欢。因为喜欢你就能找到,那个轰入他的大门,然后你轻轻松松有了入场券,轻轻松松成为了焦点。
02那《成为作家》真的那么简单吗?
好像跟天赋还是有点关系的。像村上春树无意之中写了一篇小说,然后就成了诺贝尔奖的陪跑者。像斯蒂芬.金从小就写小说。像莫言也是从小就开始写小说。
我觉得成为一个网络写手成为一个小编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当下有很多课程是可以培育成网络写手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有文学价值深层次的文学作家的话。
应该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在里面的。你在这部小说没写之前,你的脑海里头已经出现了那个画面,这个叫画面感。这个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如果你的文章小说是东拼西凑出来的。
那他即使有画面感,也是凌乱的,不完整的,片段的。它不可能构成一个连贯的,栩栩如生,曲折多变的文学体系。可能是一个碎片化的梦境,接连不在一起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可以成为散文家。像我们非常熟悉得。周晓枫老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新书《幻兽之吻》也上市了。
书中有一个点,我们可以反复的阅读一下:孵化潜伏期——就是你写作灵感枯竭,写作瓶颈期,有的人是一笔也写不出来了,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而有的人是篇幅不断的一直在写。但是写的内容是没有更新的,没有连贯的还是你原来的那个套路。这些都称之为孵化潜伏期。
你需要大量的练习,更新,学习,试验,最后找到适合你的那个定位。就像你买的是做火锅的材料,最后你把它做成了小龙虾,那也做不成啊,味道也不对啊。
就是需要反复的练习,反复的揣摩,反复的试验,反反复复的写心得,反反复复的找经验,反反复复的确定。如果实在走不下来,可能也要寻求一下别人的帮助。
我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充满了力量。充满了那种刚强,仿佛笔下像一个刀子一样。充满了江湖气息,对即是对,错即是错,刚强,刚硬。
这可能跟我小时候想当一个女侠,想当一个将军,想当一个特警有关系。当然啦,梦想并没有实现,成为了一个做小生意的人。梦想偏离了,所以生意也做的不是那么惟妙惟肖。只能勉强糊口。
就和村上春树说的:他在成名以前也是一个开酒吧的,只是为了那一点点的自由,但是每个月的信用卡房贷也把它压得喘不过气来。
直到他的文学价值,有了一点影响力。虽然中途碰到很多人笑话他,包括他的同学说:这个也能得奖,我也可以。但是听到之后都挺过来了。都坚定的走下去了。当然他也是幸运的一部接一部的,从来都是获奖的。
03想成为作家,阅读是永远在这个时代都必不可或缺的。
这一件事情反复强调了,N遍了。一定要阅读,大量的阅读,贪婪的阅读,如饥似渴的阅读。无论。是村上春树也好,莫言也好,斯蒂芬.金也好,还是《成为作家》的作者,布兰德也好,都在明明确确的告诉你,一定要大量的阅读。
这件事情又涉及到最原始的问题了,什么是作家?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字?又为什么要成为作家?为什么要传承文学,文学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读别人的书就有作用?
因为你在读别人的书的时候,就是和一个几千年前的智者在面对面的聊天。你在看书的过程,就是你的思想与他的思想产生碰撞的过程。而你持续输出的那个过程,就是你的思想和他的思想所产生的文学力量。
就是你俗称的灵感,文学的火花,文学就是把一个思想和另外一个思想经过融合拼接,然后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我们的生命会老去,灵魂也会逝去。但是你想把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留下来,那需要通过什么手段呢?当然就是文字的了。蚊子又怎么样能快速传播下去呢?那肯定就是文学了。那硬邦邦的文学没人看怎么办,就变成了小说,小说的本体就是故事,谁又不喜欢听故事呢,老少皆宜的。
所以学会写故事,是非常好的一项技能。其实有的时候觉得故事,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加入形容词,加入情景,加入一些感官臆想的片段,给他丰富起来,复杂起来。从而产生共情,传播流行,最后产生力量。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啊。如果你想深层次的研究,还需要自己大量的阅读,产生精神火花碰撞,然后总结下来的那个过程,就是你通过读书得到的作用。
所以呢,废话不多说,赶快去读书吧。用读书填补你的力量,填补你的空缺,增加你的能量。提升你整体的思维能量场。
本来只想写个800字的小随笔,结果一不小心又变成了2500字。还有我在文中报告一下我的收益。我已经写了快50万字了,大概写了有两个半月了。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可以总结我这两个半月的收成: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2毛5
不是夸张不是比喻,是实实在在的。着着实实很扎心啊。但是我每天还是写的不亦乐乎,每天只要有时间还是万更。前一段时间带孩子去玩的时候,每天也坚持更新1/5的量。
这个啊,纯粹就是个人爱好很喜欢。如果你想把它当成主业来的话,我劝你当下,如果工作不稳定的话还是不要了。因为前期的话是非常困难的。我怕你停不下来,还扎一身的刺,会很难疗伤的。
你要保证你有坚盾的后盾的时候。就像一个将军可以毫无防备的脱掉他的盔甲,在军营里休息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可以全部,一心思的投入你的写作梦想里了。我这个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大真话哦。望认真采纳。
2021年8月19日星期四下午4:02,北京天气阴又下雨了